“去燕大?”邹杰一皱眉,“那,具体大概是几号呢?主任。”
“初步定在三月底四月初吧,怎么,你那边时间上有冲突?”翟晓鹏问道。
“哦,没有没有。”邹杰赶紧摇头,解释道,“只是。。。。。我刚好投稿了四月份在欧洲举办的社会学协会年会,就是这个课题阶段性成果的相关综述,如果。。。。。如果侥幸中了,就怕那个时候可能正好需要去国外参会作报告。”
“时间上,不知道会不会冲突?”
翟晓鹏闻言,挑了挑眉,脸上露出些许感兴趣的表情,“哦?投了欧社的年会?好事啊!这可是重要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要是能中,当然以那边为重。”
“这样,交流团的事,到时候再看具体情况协调,实在不行就下次。你先把年会的事情准备好,这是大事。”
“谢谢主任理解!”邹杰松了口气,心里却莫名地泛起一丝波澜。
“嗯,好好准备吧,争取能站上国际讲台,给咱们复大争光。”
翟晓鹏鼓励地拍了拍邹杰的肩膀,出了会议室
邹杰站在原地,望着主任离去的背影,刚才汇报时的自信满满渐渐沉淀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期待、野心与隐隐压力的复杂情绪。
国际年会、燕大交流、还有那个,李乐。。。。
深吸一口气,邹杰握紧了手中的笔记本电脑,转身走向自己的办公室。
。。。。。。
关上门,邹杰松了松领带,将评审会上那几分刻意维持的从容稍稍卸下。坐在电脑前,习惯性地先刷新邮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忽然,一封新邮件的标题猛地攫住了他的目光,“NotificationofAcceptance:EuropeanSociologicalAssociationConference”,发件人是ESA会议组委会。
邹杰的握着鼠标的手指微微收紧,点了下去。
邮件内容缓缓加载出来,几行英文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
“DearDr。ZouJie,
Wearepleasedtoinformyouthatyoursubmission。。。。。EuropeanSociologyAssociationAnnualConference。。。”
(我们很高兴地通知您,您的提交标题为网络社会学的理论整合和初步框架,已被接受在即将举行的欧洲社会学协会年度会议上的演讲。。。。。。”
“艹,中了!”
邹杰靠在椅背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欧社的年会!这意味着他的研究初步获得了国际学界的认可,这对他未来的学术生涯无疑是一块极有分量的敲门砖,更是未来评职称、拿项目的重要筹码。
刚才评审会上被隐约点出的“借鉴”阴霾,此刻被这封邮件带来的光芒驱散了不少。
邹杰甚至已经开始构思如何在波兰的讲台上,更精彩地展示他的研究。
反复看着那封邮件,尤其是“pleasedtoinformyou”和“accepted”这几个词,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着如何修改完善PPT,以及申请出国参会经费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