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中文网

唐三中文网>风流俏佳人 > 第846章 更元(第4页)

第846章 更元(第4页)

李漟闻言,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计大人太过抬举本宫了。本宫自忖才疏学浅,不过是奉先帝遗命辅佐幼主,实在难当此大任。还请计大人另择贤能。”

“公主莫要自谦!”不等计安再言,又一人从朝班中走出。

此人乃是礼部左侍郎宋琦,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瘦,“逆贼萧淑(李淑已被除李姓,改称萧淑)狼子野心,残害三代皇嗣,炮制帽妖案祸乱天下,如今更是纠结叛军陈兵白马寺,意图颠覆社稷。若此时公主还不出来主持大局,安定乾坤,对得起先帝的在天之灵吗?对得起天下百姓吗?”

“宋侍郎所言极是!”

“恳请公主御极天下!”

随着宋琦的话音落下,又有几位官员陆续走出朝班,躬身附和。

其中有工部郎中韩贽、刑部员外郎李常等,皆是朝中素有清名之人。

李漟看着他们,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诸位大人的心意,本宫心领了。可萧淑作乱,朝廷自有法度处置,何必非要本宫登基不可?先帝临终前嘱托本宫辅佐幼主成长,若是本宫此刻登基,岂不是要落个‘狼子野心’的骂名,让后人耻笑?”

“公主此言差矣!”翰林院大学士陈亚从朝班中走出,他须发皆白,身着紫色官袍,手持玉笏,声音沉稳有力,“《圣贤论》有云:‘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君主之道,在于为万民谋福祉,而非拘泥于形式。

公主乃先帝嫡长公主,自幼便深得先帝喜爱,执掌户部多年,政绩斐然。先帝常赞公主‘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智’。”

他抬眸看向李漟,眼神恳切:“公主主政以来,推行养老金之制,让孤寡老人得以安度晚年;发行国债,充实国库;兴修水利,治理黄河,让沿岸百姓免受水患之苦;整饬军备,加强边防,让外患不敢轻举妄动。

桩桩件件,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天下百姓有口皆碑。

如今国难当头,公主若能承继大统,拨乱反正,安定天下,乃是顺应天命,民心所向,何来‘狼子野心’之说?”

陈亚素来以中立着称,如今连他都开口支持,显然是李漟有意要表明自己乃是天命所归。

殿内百官见状,心中皆是一凛,知道局势已定,再无转圜余地。

李漟刚要开口推辞,忽听得一声高呼:“请公主顺天应人,御极天下!”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代王带头从朝班中走出,躬身拱手。

紧接着,李漟一系的官员,如枢密副使王韶、吏部侍郎曾布等,纷纷走出朝班,齐声高呼:“请公主顺天应人,御极天下!”

“请公主顺天应人,御极天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公主顺天应人,御极天下!”

呼声此起彼伏,震得大殿的梁柱都仿佛在颤抖。

李漟坐在龙椅上,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她转头看向石介,轻声道:“石尚书,你看这……”

石介上前一步,躬身拱手,声音洪亮:“民意如此,天意难违,请公主御极天下!”

此言一出,百官心中彻底死了反对的念头。

如今大半个朝堂都已支持李漟登基,他们若是再站出来反对,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可能引火烧身。

当下,剩余的官员也纷纷躬身拱手,虽然口中未发一声,可那姿态,已是默认了此事。

李漟的目光扫过殿内,最后落在叶九龄身上。

叶九龄依旧站在朝班之首,面无表情。

李漟沉声开口:“叶相可是有话要说?”

叶九龄上前一步,躬身拱手,声音平静:“三日后乃黄道吉日,正适合举办登基大典。微臣斗胆,认为今日便可更定年号,以应天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