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中文网

唐三中文网>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熊廷弼的尝试(第4页)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熊廷弼的尝试(第4页)

这个时候,大明僵化的问题,就展现无疑。

就这个事儿,光是长崎总督府确定为真,来回遣使,就花了足足六个月的时间,而后长崎总督府奏闻朝廷,朝廷廷议之后,决定派兵,足足花了一年时间。

熊廷弼带大军来到的时候,已经是两年零两个月了。

“如此。”熊廷弼的军事天赋十分卓越,仅天赋而言,不弱于李如松,文武双全,自古以来就更少了。

打仗,尤其是攻城战,讲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氏政父子是守方,德川家康是远道而来的攻城方,本就是长途跋涉,氏政扯出了王旗,德川家康这个主帅一犹豫,就真的难以拿下了。

德川家康不得不犹豫,别的不说,长崎总督府恼怒德川家康的行径,停了他们家的宝钞,他们家立刻就得从五大老的笔头,变成人人喊打的丧家之犬。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尚且需要仰赖大明册封国王之位,获得更多认可,德川家康是五大老最强的那一个,但大明不认,他就会被群起而攻之,德川家康也无法接受。

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延伸,是矛盾激化后的最终手段。

德川家康如果在大明态度不明的情况下,拿下小田原城,进军关东平原,招致大明盛怒,给大明全面进攻倭国口实,那他德川家康,岂不成了倭国的罪人?

德川家康生性谨慎,却被一面王旗吓到,完全是因为大明皇帝真的太好战了。

从京营重新组建之后,古勒寨之战、吕宋之战、大宁府之战、讨伐俺答汗之战、东吁之战、马六甲城之战,每一次都是兴兵数万,出手狠辣至极。

俺答汗年纪大了,已经十分乖巧了,但依旧被皇帝给讨伐了,有理由要打,没理由制造理由也要打,颇有当年成祖文皇帝要给汉高祖白登之围报仇的架势。

这不是德川家康胆子小,是皇帝真的太凶了。

德川家康这一犹豫,小田原城这座坚城,就是到手的鸭子飞了。

“战事如何了?”熊廷弼这才问到了战事。

熊廷弼其实不太在乎小田原城得失,氏政父子活着最好,死了也无所谓,他们父子只要扯出了王旗,大明就有了充分理由干涉倭国内战的理由。

倭人缺乏攻城能力,大明可不缺乏,三十六斤火炮,一炮就是一个缺口,火炮摆开,再厉害的坚城,也不过是俎上之肉(案板上的肉)罢了,再坚固的山城,陷阵先登全甲锐卒也能给它撬开。。

熊廷弼有着完整的战术规划,火炮攻城,骑兵、线列阵、重甲步兵野战,棉甲治安战。

所以,他最后才问战事如何。

“德川家康说,这小田原城已然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万历十八年九月初三,他撤走了大军,只留下了三万人围攻,这三万人攻城,也是颇为敷衍,属下也不愿继续触怒丰臣秀吉,就配合着三万人攻城。”氏政倒是有些唏嘘的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氏政完全没想到,大明这杆王旗,这么好用!一杆王旗退了十万军!

德川家康既要忌惮大明的态度,又要忌惮丰臣秀吉的猜忌,最后留下三万人演戏,既能给大明交代,也能给丰臣秀吉交代,对内也说得过去。

不是不打,是打不下来,那上杉谦信、武田信玄那么厉害,他们不也没打下来吗?

德川家康是个老狐狸,老油条,滑不留手,这种老狐狸,最不喜欢赌,更不喜欢孤注一掷。

“你家城头团龙旗不对,今日,咱家代天子授团龙旗,就不追究失仪之事了。”李佑恭站了起来,从小黄门手中拿过了大明团龙旗,授予了氏政、氏直标准团龙旗。

大明团龙旗是有严格规制的,氏政让人绣的团龙旗,不伦不类,按理说该严惩不贷,但看他有恭顺之心,挂在城头,就免了责罚便是。

“陛下让咱家看看,若是你们北条氏有恭顺投效之心,那就赐姓氏,如果没有,就直接处斩便是,从今天起,北条氏,就改姓袁氏吧。”李佑恭让人拿来了陛下手书,上面写着袁政、袁直二字,分别赐给了二人。

北条氏祖上也阔过,北条时政是镰仓幕府初代执权,当时幕府制度还不成熟,幕府将军由皇室继承,而执权才是真正的话事人,就是幕府架空倭国皇室,执权架空幕府将军。

对于大明人而言,真的比较难以理解这种层层架空的制度。

一个倭国,三个话事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