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中文网

唐三中文网>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 > 第2305章 重树ABC的三观(六)(第2页)

第2305章 重树ABC的三观(六)(第2页)

同时,还要求华夏提供包括6套日产30吨的造纸生产线、4套锅炉及发电设施、29套冶金专用设备、97套选矿装备、20台大型机床、50台针织机械、7台机车以及100台磨砂车等一系列设备。

面对C国提出的要求,华夏可以说是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

不仅如此,诸如100万吨焦炭、大批棉花、粮食等物资援助,亦持续不断地输送至C国。

1960年,华夏向C国提供4。2亿卢布的长期贷款,用于建设橡胶轮胎厂、无线电通讯器材厂等工业项目,并援助冶金设备、机床、锅炉等关键物资。

1961-1962年,C国要求援助2。8万吨钢管和10万纱锭。

尽管华夏钢管依赖进口且纱锭产能不足,仍通过拆除邯郸第三、第五棉纺织厂设备(当时邯郸棉纺厂刚新建都没有投入生产),向C国提供了12万纱锭。

华夏自己都没有,还要顾着C国,还要从外国进口然后送给C国,S国援助华夏的工厂设备,拆了都要送给C国,难道华夏真的欠C国的吗?

这不是纯纯的冤大头吗?

此外还有煤炭。

华夏每天向C国运送6500吨煤炭,甚至削减国内工业用煤以优先满足C国需求。1960年,华夏煤炭缺口达数百万吨,但仍调拨黑龙江、辽宁等地的优质煤支援C国。

可是此时的华夏自己不管工业还是民用都非常缺煤啊,就算是京城的老百姓,冬天取暖都是问题,但是每天6500吨无偿送给C国,一年就是240万吨。

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因为在此时的华夏,你就算有钱也买不到另外的240万吨煤,因为产能不够。

但其实C国自己也是盛产煤矿的。

据勘探结果,C国的煤炭储量高达150亿吨,其中70%都是褐煤。

这个数量对于其他大国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C国这个小国来说,却已经是很可观的数量了。

但他们还是向华夏索取煤炭。

金某成一大家子都是非常贪婪的人。

这一切可以说也是华夏自己造成的,可能也和当时华夏的外部环境太恶劣,太需要外界的支持有关系。

当时国内对C国的态度是:凡是力所能及、符合C国需求的,华夏必将全力以赴。若C国所需技术或其他问题暂未解决,华夏便会与您们明确沟通,待问题解决后再行处理。华夏今年形势相较于去年有所好转,坚信明年将更为可期。尽管仍面临诸多挑战,但为了满足C国的迫切需求,华夏定当竭尽全力,力求克服一切困难。

知道你华夏这么慷慨,C国方面又怎么会放过呢?

C国对华夏的要求自然水涨船高。在谈判过程中,C国期望华夏能提供更多的援助,包括砂糖、棉纱、钨砂、设备设施以及粮食等,这些物资涵盖了军事工业和民生领域的各个方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