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大妈愿望落空,难过地抹眼泪。易中海心情烦躁,扔下手上的报纸,出门散心。
经过前院时。
看到李家门庭若市,街坊邻居拎着礼物道贺,一张脸拉得老长。易中海想不通,凭什么成天游手好闲的李子民能时不时蹦出小发明,深受领导器重。
易中海心里堵得慌。
“老易,李子民当上了副厂长,大伙都送礼,你也趁此机会缓和一下关系呗。”
阎埠贵看到易中海两手空空,劝了一句。
易中海冷着脸,“甭管李子民闲着,还是副厂长,都与我无关。他走他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易中海看着街坊邻居的拎的薄礼,撇了撇嘴。
“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强。都送礼,都巴结,相当于都没有送礼,这么浅显的道理不懂吗?”
易中海背着手离开。
人一走,阎埠贵抱起一盆长势喜人的吊兰就往李家搬。
“都送礼,就你不送,区别不就出来了吗?坏小子再坑,那也伸手不打笑脸人,收了礼,不求帮忙办事,至少不坑人吧?”
易中海是个绝户,不用为儿女操心。
他可不行。
阎埠贵挤了进去,盆栽举得老高,“李厂长,这盆吊兰代表了吉祥如意,我祝你幸福安宁,官运亨通。”
“三大爷,多不好意思啊。”
李子民乐呵呵,将阎埠贵拉到一边,“三大爷,大伙太热情了。有些礼不想收,又不好拒绝。”
“杨婶送了半袋子棒子面,她家多困难啊,媳妇刚怀上,这礼太重,不能要。”
“这袋子白薯是后院陈婶送的,她婆婆瘫痪在床,也不容易。。。。。”
李子民指着另一堆礼物。
“这只老母鸡是二大爷的心意,他定了六级工,不差钱,我就勉为其难收了。还有老何送的两瓶酒,一袋子土特产也不用退,他家双职工,只要不被寡妇骗,钱花不完。。。。。。”
等李子民交代完,大院一共二十五户,收下了七户,其余十六户退回去。
阎埠贵眼里闪过算计。
“直接退回去不合适。要不,我倒腾一下,既不让送礼的尴尬,也还了人情?”
见李子民点头。
阎埠贵眉开眼笑,这肉过一道手还能蹭点油,更别说五谷杂粮了,虽然不贵重,但架不住多啊。
对于阎埠贵来说,能算计一根葱都是赚,能算计一勺盐,能高兴一整晚。
“咦,谁家没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