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内,刻刀划过木板的“沙沙”声与印刷机转动的沉重“吱嘎”声,日夜不休。
几天后,数百册散发着清新墨香,印刷精致、配有陈平川亲绘图表的《安民论》,被小心翼翼地用油布包裹,运了出来。
陈平川抚摸着书册封面那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知道,这星星之火,即将被他亲手点燃。
书印好了,可新的难题又摆在了面前。
如何将这些书,精准地送到那些能看懂、且能掀起波澜的读书人手里?
直接送去各大书院?那些皓首穷经的老夫子怕是看一眼书名,就要斥为蛊惑人心的歪理邪说,当作引火的废纸。
当街售卖?一本没有任何名气的新书,在浩如烟海的京城书市中,连一朵浪花都翻不起来。
沿街发放?动静太大,不等书送到人手里,官府和梁越的眼线就该像苍蝇一样找上门来了。
就在陈平川凝神思索之际,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伴着折扇开合的清脆声响传来。
林锦玉摇着他那把骚包的洒金扇,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
“陈兄,好消息!”他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下,自顾自倒了杯茶,一饮而尽,“三天后,城南流杯池,将举办京城最大的文人雅集‘兰亭诗会’。届时,京中有头有脸的文人雅士、世家子弟、甚至是轻易不出闺阁的名门才女,都会到场。”
他顿了顿,放下茶杯,用扇子指了指陈平川,意味深长地挤了挤眼睛。“我们新科三甲,可都在邀请之列。这等扬名立万的好机会,你不会不去吧?”
陈平川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他的眼中,瞬间亮起一道骇人的精光。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迅速成形。
他要去诗会,不仅要去,还要去送一份“大礼”!
没错,他要免费发放《安民论》给现场的文人学子!
张金宝听完了陈平川的计划,挠着胖脑袋,满脸费解。
“花了那么多银子印出来,大哥为啥要白送啊?这……这不成冤大头了?”
但他没有多问,大哥说怎么干,他就怎么干。
他立刻调集了府中数十名最机灵的家丁,让他们换上统一的青衣小帽,扮作伶俐的书童,每人背着一捆用油布包得严严实实的书册,只等诗会那天,跟着大哥去“搞个大新闻”。
与此同时,张大学士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