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中文网

唐三中文网>风流俏佳人 > 第799章 风起洛阳(第8页)

第799章 风起洛阳(第8页)

“岂止!帽妖会喷毒雾!沾上一点,人就僵了,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吸干!”

“官府在偷偷运尸首出城烧呢!怕引起大乱!王大人……他这是要捂盖子啊!”

“捂得住吗?西城张员外家,深宅大院,三重门闩!今早发现,一家老小五口,全死在床上!门窗完好无损!不是帽妖穿墙进去的,还能是啥?”

“完了完了……这洛阳城……待不得了!帽妖这是要屠城啊!”

……

谣言甚嚣尘上,每一个版本都足以让人魂飞魄散。官府的公信力在极度的恐慌面前,荡然无存。王嗣宗的禁令,成了最大的笑话,也成了“官府无能,刻意隐瞒”的铁证。

日上三竿,阳光惨白地照在洛阳城的主街。这条昔日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冠盖云集的通衢大道,此刻竟空旷得如同废弃多年的古战场,青石板路面反射着刺眼的光,却照不见几个人影。

两旁的店铺,十有八九都紧紧关闭着门板,仅有的几家开着门的,也门可罗雀,伙计无精打采地倚在门框上,眼神空洞地望着空荡荡的街道,脸上写满了惊惧和茫然。

偶尔有一两个行人匆匆走过,也是低着头,脚步飞快,眼神惊恐地扫视着四周,尤其是头顶的天空,仿佛随时会有那索命的“帽妖”俯冲下来。

整座城池,陷入一种诡异的、令人窒息的死寂和萧条之中,繁华褪尽,生机断绝,真真如同一座巨大的、活着的坟墓。

洛阳南城门,高大的门楼投下深沉的阴影。洛阳转运使张旻,一身绯色官袍,独自一人静静地伫立在阴影的边缘。

他年约四旬,面容清癯,下颌留着短须,一双眼睛深邃沉静,此刻正凝望着眼前这条空无一人的、死寂的长街,眼神复杂难明。

良久,他缓缓收回目光,他伸手探入怀中,郑重地取出一个用火漆密封得严严实实的奏折。

那奏折的封皮上,墨迹犹新,上书:“为洛阳妖帽事,劾东都留守王嗣宗讳灾渎职,请旨严查疏”。

他并未回头,只是沉声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将此奏,直送长安中枢。事态紧急,关乎洛阳一城安危,社稷人心,不容片刻耽搁!”

一个穿着毫不起眼灰色布衣、面容普通的太监,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从张旻身后的城门洞阴影里走了出来。

他步履轻捷,动作无声,唯有一双眼睛,开阖之间偶尔闪过一丝与其平凡外表绝不相称的锐利精光。

“张大人心系社稷,明察秋毫,果敢善断。”老者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公主殿下慧眼识人,老奴佩服。”他话语平淡,但那句“公主殿下”和“慧眼识人”,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张旻紧绷的心弦上激起一圈微澜。

张旻面上并无得色,反而眉头锁得更深,他摆摆手,目光依旧投向那死寂的城池深处,声音压得更低:“事不宜迟,速去速归。此间风云诡谲,恐生不测。莫要误了公主的大事。”

“老奴省得。”老太监眼中那抹精光再次一闪而逝,不再多言,将奏折仔细贴身藏好,对着张旻微微一躬身,随即转身,脚步看似寻常,却异常迅捷,几个闪身便混入了城门附近稀疏的人影之中,如同水滴入海,瞬间消失不见。

是夜,都城如死,闾阎尽闭,唯烛影摇动。

未几,惊传转运使张旻暴卒于私第,无创无鸩。

百姓皆言帽妖复作,王嗣宗闻之,知事不可缓,遂单骑夜驰,星赴长安。

由是讹言愈炽。

风起洛阳,终撼于京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