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中文网

唐三中文网>风流俏佳人 > 第788章 留倭之争(第3页)

第788章 留倭之争(第3页)

媄子侍立在亭边,目光温柔地落在池中游鱼上。

王修接过茶盏,亲自试了试水温,才递到杨炯手中。她自己也捧了一盏,并不急着饮,目光却转向亭外的妹妹,语气带着由衷的赞赏:

“说起来,这偌大宫苑,能打理得如今这般井然有序,花木扶疏,多亏了媄子这些日子费心。她性子沉静,心又细,那些内务府的老嬷嬷们起初还仗着资历有些怠慢,如今见了她,都是服服帖帖的。连杨姐姐前日见了,也夸她理事有方,是个难得的稳妥人儿呢。”

王修说着,目光含笑地看向杨炯,带着明显的引荐之意。

媄子猝不及防被姐姐当面如此夸赞,先是一怔,随即脸颊又飞起红晕,连忙转过身来,对着杨炯的方向深深一福,声音带着羞涩的微颤:

“姐姐谬赞了。媄子愚钝,不过是尽些本分,做些洒扫整理的微末小事罢了。姐姐和姐夫殚精竭虑,安定乾坤,媄子……媄子只能在这些小事上略尽绵薄,实在不值一提。”

她抬起头,那双含着水光的眸子飞快地看了杨炯一眼,眼神清澈纯净,带着一丝被肯定的感激和羞愧,随即又迅速垂下。

杨炯端着茶盏,目光在媄子那张因羞涩而愈发显得楚楚动人的脸上停留了一瞬。这女子确实如王修所言,温婉柔顺,行事有度,且身世堪怜,令人见之生悯。

他微微颔首,语气比方才缓和了些许:“能理清内务,亦非易事。你姐姐既说你好,自然是好的。”这话虽平淡,却已是难得的肯定。

媄子闻言,眼中瞬间迸发出一抹惊喜的光彩,如同星花木兰在暗夜中悄然绽放,那苍白的脸颊也因激动而泛起一层生动的红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再次深深福下:“谢姐夫嘉许。”声音虽轻,却带着抑制不住的欢喜。

王修看在眼里,心中暗喜,面上笑容愈发明媚。她放下茶盏,又指着池沼对面一片略显荒疏的庭院:“夫君再看那边,便是‘飞香舍’了。那里曾植满名贵的牡丹,是我母后生前最喜爱的居所。可惜……”

她语气微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伤逝,“自母后疯癫,那里便渐渐荒芜了。如今杂草丛生,牡丹已是数年未开了,看着也觉凄凉。”

王修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如同羽毛般飘落在寂静的亭中,“这宫苑之中,一草一木,一殿一阁,看似花团锦簇,实则不知埋藏着多少凄凉旧事,多少身不由己。”

她的话语轻柔,如同在讲述一个与己无关的遥远故事,然而那字里行间透出的物是人非、身世飘零之感,却沉甸甸地压在听者心头。

杨炯端着茶盏的手停在半空,目光落在王修低垂的眼睫上。她的侧影在亭外纷飞的花瓣映衬下,显出一种惊心动魄的脆弱与坚韧交织的美,那慵懒姿态下深藏的孤寂与沧桑,此刻毫无保留地流淌出来。

他知道,王修是在用这满目繁华下的疮痍,用这无法磨灭的伤痛记忆,不动声色地诉说着她对这片土地难以割舍的责任,为她母后,为她妹妹媄子,也为那些同样身不由己的、如浮萍般飘零的旧人。

杨炯沉默地啜了一口茶,清苦的茶汤滑入喉中,却未能冲散心头那点沉郁。他抬眼望向那片荒芜的飞香舍,残垣断壁隐在茂盛的杂草之后,昔日的牡丹花圃只剩下几株顽强的野花在风中摇曳。

王修的话语,像一根无形的丝线,将眼前破败的庭院与她幼时在皇宫各处攀爬的身影、与她口中毒发噬心的惨痛、与她为复仇而踏过的尸山血海悄然串联。这片土地,对她而言,从来不是荣耀的冠冕,而是浸透血泪的荆棘王座。

王修似乎察觉到杨炯的沉默,侧过脸,对着他绽开一个极明媚的笑容,瞬间将那点哀愁驱散得无影无踪,仿佛刚才的低语只是杨炯的错觉。

王修起身,裙裾拂过光洁的石凳:“好啦,莫让这些陈年旧事扰了夫君的兴致。前面还有几处景致颇可一观,夫君随我来。”

她伸出手,指尖带着清晨微凉的触感,轻轻拉住杨炯的衣袖。

杨炯被她拉着起身,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再次掠过媄子。那少女依旧安静地侍立在旁,方才的惊喜红晕已褪去大半,又恢复了那种带着轻愁的娴静。

她微微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双手无意识地交叠在身前,指尖缠绕着腰间丝绦上垂下的流苏。

阳光透过稀疏的花枝,在她浅碧色的襦裙上跳跃,勾勒出单薄得近乎透明的身形。她就像一株生长在废墟缝隙里的星花木兰,柔弱,却带着一种无声的、近乎固执的生命力。

三人复又前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