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厚炜,你为何要在朝堂上给他们这般承诺?”
“虽然对咱们而言没什么约束力,但这承诺给出去终归是不太好。”
朱厚照也是好奇看向朱厚炜,他在朝堂上之时就想问了,但这一天事情一件件来的太快给忘了,弘治皇帝提起了他才再度想起来。
朱厚炜道:“因为近些年的战事确实频率太高了点。”
“父皇,哥。我们开战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缔造一个远迈汉唐的大明。每一战都是有目的的,而不是为了战而战。”
“如果战争已经影响到了发展,不战对当前的大明更有利,那就应该果断停止不必要的战争。”
朱厚炜叹息一声:“虽然大明这些年发展很快,但摊子铺的太大依旧是件让人头疼的问题。”
“消息任命,对地方的考察,这种种凭现在的大明都难以兼顾到太大的地盘上。”
“再为了扩张而战,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最终的结果大概率便是复刻蒙古的结局,短暂辉煌后分崩离析。”
弘治皇帝、朱厚照沉默,在这个时代传讯技术依旧原始,道路交通虽然有了蒸汽机车但铺设也有限的很。
这问题要是放任不管,确实是个问题。
弘治皇帝看向朱厚炜:“蔚王你有什么打算?”
“父皇,这还不明显吗,搞研究搞发展啊。”
朱厚照对此倒是一点就通。
“克服粮食问题研制是依靠的新粮土豆、红薯以及研究密植技术发明促进粮食增产的肥料。”
“克服洪涝问题,我们搞了驱泥引河龙研制了水泥兴修了水利工程。”
“老天不下雨,我们研究了催雨弹。”
“太医院一群老御医吃干饭,我们。。。。。。”
朱厚照滔滔不绝列举了一系列的例子,最终十分自信点给出了答案。
“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研究,直到研究出能解决它的东西来。”
说罢朱厚照看向朱厚炜:“厚炜,是这意思吧。”
“嗯。”
朱厚炜点点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院创立也有段时间了,许多立项的项目实际上都有所推进,只不过需要时间将它们彻底从概念、实验当中落地成为现实。”
“有了这些新落地的项目,许多看似为难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而三到五年,算是第一阶段的发展期吧。”
朱厚炜说着看向弘治皇帝:“父皇,其实儿臣是有个计划打算日后大明的发展按照周期性来进行规划。”
“比如说这五年先定下一个阶段性的目标,然后这五年的发展就朝着那个目标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