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俊淡淡道:“此前,秦、吴二军,皆对江陵城势在必得。”
“秦王兵临城下,却孤军深入,袁文毅趋近公安城,步军,骑兵,水师齐头并进,声势浩大。”
“秦王抛弃战船,设下疑兵之计,倒也在情理之中。”
陆鸿又惊又疑:“这竟是秦王之计?”
他只以为秦、楚二军交战正酣,战船折损,方才漂流直下。
若真如褚刺史所说,秦王岂非神人?
说话间,忽见管事匆匆来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郎君,荆州传来消息,秦王攻破江陵,陛下献玉玺归降,降为襄国公。”
“果然不,出刺史所料!”陆鸿赞叹一声,问道,“可知吴军去向?”
管事回言:“据闻,吴军行至公安城外,见长江战船飘零,而停滞不前。”
“随后,袁文毅下令,退回江南西道去了。”
陆鸿惊叹不已:“刺史料事如神!”
褚俊摇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
“秦王以此计,使八万吴军退却,方才神机妙算。”
陆鸿连连点头:“秦王智谋,我,辈远远不及。”
他转而问道:“江陵城破之后,秦王如何行事?”
管事一五一十道:“秦王约法三章,不侵楚国宗庙,不杀宗室,也未抄没家财,禁劫掠,与民秋毫无犯。”
“只将皇宫、国库、衙署封存,伶人、宫女、宦官一律释放。”
陆鸿赞道:“秦,王果真仁德!”
“难怪刺史不应袁文毅招揽,将郢州献予郭将军。”
褚俊笑道:“袁文毅若为吴王,倒可与秦王一较高下。”
“可惜,时运不济,他是吴王次子,即便登临王位,也有大周朝廷牵制,想要一飞冲天,难!”
陆鸿疑惑:“纵,观天下,秦、吴二国已成南北朝之势……”
褚俊摇头失笑:“一方旭日东升,一方暮气沉沉,势必北风压倒南风。”
他转而劝道:“你素有才华,何不出仕?”
陆鸿叹道:“谢刺史美,意,我却有自知之明,于国无大用。”
“倒不如做个隐士,寄情于山水之间。”
褚俊摇头道:“秦王不拘一格用人才,纵然匠人、商贾、胡族,也不乏为官为将者,你不必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