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是惊讶,大王对这褚俊,着实重视。
李元崇忽然问道:“吴军尚在公安城么?”
唐检摇头:“奉宸司探知,袁文毅率军退回,至江南西道,澧州方向,却不知作何打算。”
“此外,复州刺史柳公寂与他随行。”
张建兆不解:“这袁文毅就此偃旗息鼓了不成?”
李元崇眸光一闪:“若不出我所料,他必图谋黔中道去了。”
“何以见得?”高楷笑问。
“楚国覆灭,我秦国与吴国之间,只剩这黔中一道。”
“郝金称曾归顺吴国,却降而复叛,袁弘道怎不恼怒?”
“若能收回黔中道,也算一件大功了。”
张建兆急切道:“黔中道与我秦国剑南道、山南西道、山南东道尽皆毗邻,怎能任由吴国夺去?”
“不如立即发兵,抢在袁文毅之前,拿下黔州。”
高楷远眺天际,摇头道:“黔中道可不是那么好打的,打下来也难以治理。”
“先把山南东道十五州稳定下来,再议动兵之事。”
众人也无异议,和黔中道相比,自是山南东道更为要紧。
“柳公寂既然投奔吴国,便派人收取复州,另择刺史治理。”
“遵令!”
……
郢州,长寿城。
茶香袅袅升起,褚俊和一名文士,正对坐品茗。
这文士名为陆鸿,相貌丑陋,身材矮小,却有一手好茶艺。
两人清谈半刻,忽见褚俊叹息:“楚国已灭。”
陆鸿讶然:“刺……刺史……何以知之?”
“这些时日,城中盛传,长江下游有诸多战船飘零,无人驾驭,甚至飘到淮南道沔州。”
褚俊淡声道:“由此可见,江陵城破,楚国社稷不存。”
“萧宪享国数载,没想到,区区两月……便兵败如山倒,沦为亡国之君。”陆鸿感慨万千,忽又叹道。
“这些战船,倒是可惜了。”
“有何可惜?”褚俊似笑非笑,“仅凭些许战船,便驱逐八万大军,分明大赚!”
陆鸿愕然:“刺史何……出此言?”
褚俊淡淡道:“此前,秦、吴二军,皆对江陵城势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