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土质、气候等等对作物的影响,以及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的预防和处理。
何为科学?何为科学的种植方法?
这便是了。
“大明朝有宋老,实为天下万民之福。”张世康冲宋应星竖起了大拇指。
后世有袁爷爷,所以十几亿的百姓不必再为吃不饱饭而担忧。
大明的百姓苦了将近三百年,如今有了宋应星,再有他和大明朝廷的鼎力支持,大事可期。
张世康突然就有了一个更大的宏愿,在有生之年,让大明的一万万百姓都能吃上饱饭。
这个愿望在此之前,他从来不敢有。
因为它太难了。
难到以至于后世那么发达的技术,中国真正实现全国脱贫,也仍旧是到了新世纪才逐渐完成。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的两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很多老百姓都是吃不饱饭的。
这个宏愿的难度之高,甚至超越张世康做的所有事情。
但现在张世康仍旧充满战意,因为大明的百姓与后世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他这几年也算走南闯北,不论是战争打到哪里,他一旦有空,就喜欢带着一群侍卫到田间地头溜达。
了解各地的风土民情,也看看各地底层百姓的生活现状。
大明的百姓与后世相比,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勤劳。
当然,这不能说后世的百姓就不勤劳,只是大明的百姓几乎除了睡觉吃饭,其余时间都贡献给了自己的土地。
他们真的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自己的庄稼,因为那是他们的一切,希望和未来都在其中。
可后世的百姓,即使是在农村,农民也不可能一直待在土地里,因为庄稼里的收入只占他们收入很小的一部分。
这,就是最大的差别。
其次是政治制度的不同,大明朝廷对百姓的掌控力远超后世,毕竟如今是封建专制。
只要不至于让百姓饿死,理论上,大明朝廷可以做出很多,后世政府做不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