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根据新标准,执行既定的计划,臣相信,不出十年,大明就再也不会缺银子花。
到时候陛下发愁的,应该是那么多的银子该怎么花出去了。”
张世康打了个饱嗝道。
也就是这个时候的国家经济佛系惯了,官员们都只是按部就班的收税,从没想过什么GDP。
否则张世康高低得给每个行省,乃至每个府、县的衙门都设定一系列新的KPI考核。
中央有计划,地方也有计划,各自奔着目标前进,再制定出来一整套赏罚措施,想来肯定很有意思。
不过事情还是得循序渐进,就比如张世康所说的工业标准。
这其实是他在捣鼓那本答案之书的时候碰到的问题。
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接班人,张世康捣鼓答案之书的时候,用的度量衡都是现代单位。
譬如一米、一公里、一公斤、一克,而现如今的单位不论是亩、还是公顷,亦或是斤、石,都跟后世不一样。
还比如,衡量火炮的标准,分作口径和炮弹重量,而就炮弹重量而言,东南沿海根据弗朗机人称六磅炮、十二磅炮,乃至二十四磅炮。
而在大明的北方,则以大明的衡量单位来区分。
一斤是十六两,一两银子是十钱,一钱银子又等于一百文铜钱,十进制、十六进制混杂。
张世康的那本答案之书,一旦交到制造总局,立马就会产生新的问题。
光是让王徵等人明白里面的度量衡,就是个大问题,如果每一条都要换算,势必又会产生新的问题。
旁的不说,只以长度单位来说,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乃至纳米等微观概念,如何换算成一尺、一丈这种大明度量概念。
解决方式其实也不难,要么改良现有的度量衡,要么直接用后世总结好的一套单位。
可不论哪一种,势必也会对老百姓产生深远影响,这便是改制中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张世康目前还未想好,打算到时候与王徵、老毕等大佬们开会解决。
崇祯皇帝并不十分理解诸如工业标准的字眼,但这并不阻碍崇祯皇帝的眼神发亮:
“十年……花不完的银子……”
崇祯皇帝嘀嘀咕咕,银子怎么会花不完呢?
两年前国库里存银过亿的时候,崇祯皇帝也觉得这么多的银子,得花多少年呀!
可是张世康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三年都够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