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高要的全盘计划:以自身为诱饵,牵引楚军动向;利用特殊地形,以步克骑,寻求野战胜利;同时激活咸阳守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谋取战略上的最大胜利。
风险极大,一步踏错,满盘皆输。但高要一路就没有完全顺遂的时候,如果仅仅是担心眼下的问题就停滞不前那也就不是高要了,
高要这边开始进军之后,很快易小川的斥候就已经收到了消息,将消息回报给易小川。斥候飞马驰入楚军大营时,易小川正站在沙盘前,眉头紧锁。沙盘之上,咸阳城防模型俨然,代表楚军的小旗插在城外东侧,而代表南境军的黑旗仍牢牢占据城内。听得斥候急报,易小川眼中精光一闪,立即挥退左右,亲自书写密函,交由心腹以八百里加急送往咸阳前线。
此时的项羽在经过了一开始的兴奋之后,其实每天也都在滴血。自楚军兵临咸阳城下已逾半月,起初因易小川奇计奏效,成功破坏秦军在城外围埋设的黑火药,楚军铁骑得以长驱直入,直逼咸阳东门。但骑兵的优势在攻城战中荡然无存,面对高耸的城墙和严密的防守,楚军每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
项羽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高台上,看着又一批伤亡士兵被抬下前线,拳头不自觉地攥紧。他身披玄色战甲,猩红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但往日的威风此刻却被深深的焦虑所取代。这位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生平第一次感到无力。咸阳城墙之坚,守军之顽强,远超他的预期。虽然依照易小川的计策,楚军采取车轮战术不断佯攻,成功吸引并消耗了守军大量兵力,但自身的损失也在与日俱增。
“报——东门瓮城已被我军占领,但守军在第二道防线死守不退!”传令兵满身血污地跪报。
项羽眉头紧锁:“今日伤亡几何?”
“阵亡三百余人,伤者逾二百。”
这样的数字让项羽心头一沉。攻城守城之间的损耗本就不同,守军依托工事,往往能以较小代价造成攻方重大伤亡。连日来,楚军虽拿下了咸阳东门外的瓮城,但这仅仅是攻城战的第一步。瓮城的存在本就是为了缓冲攻城压力,真正难啃的硬骨头还在后面——咸阳的主城门和其后更为坚固的城防体系。
夜幕降临,项羽巡视军营时,看到的是疲惫不堪的士兵和满营的伤兵。军医们忙碌地处理伤口,哀嚎声此起彼伏。这些跟随他转战千里的精锐骑兵,如今却要下马步战,用血肉之躯冲击坚固城防。项羽走过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小战士身边,看着他那被箭矢射穿的胳膊,心中绞痛。
“王上,如此强攻非长久之计啊。”老将桓楚忧心忡忡地说道,“我军已折损五千余人,若再这样下去,恐怕。。。”
项羽何尝不知。这三万精锐是他纵横天下的资本,若全部折在咸阳城下,即使最终破城,也再无余力应对其他诸侯。但战略既定,唯有坚持下去,才能为易小川那边创造机会。
好在关键时刻,易小川的密信终于送到。项羽展信阅读,刚毅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信中不仅告知高要已率军离开阳平关,更详细说明了敌军兵力构成和行军路线。
“好!好!好!”项羽连说三个好字,多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传令各营,今日加强攻势,务必让守军以为我军欲做最后决战。入夜后,分批悄悄撤离,不得有误!”
是夜,楚军营地依然灯火通明,鼓声震天,做出全力攻城的假象。而在夜幕掩护下,各部楚军却井然有序地开始撤退。为迷惑敌军,项羽还特意留下少量部队继续制造动静,并布置了大量草人以充营帐。
与此同时,高要率领的三万南境军正在向咸阳方向急行军。这支军队以步兵为主,辅以少量骑兵,队伍严整,旌旗招展。高要坐在战车上,面色沉静,但眼中不时闪过的精光显示他正在深思。
一连行军两日,出人意料的是,竟未遇到任何楚军阻击。高要不时召来斥候询问情况,得到的回报都是前方未见敌军踪影。
“王上,楚军避而不战,恐有蹊跷。”行军司马提醒道。
高要微微颔首:“项羽不是怯战之人,如此回避,必有所图。”他令全军加强警戒,同时派出更多斥候扩大侦查范围。
入夜时分,大军安营扎寨。中军大帐内,高要与英布对坐饮酒。帐外守卫森严,帐内烛火通明,映照着两人凝重的面色。
“王上,说实话,这件事情交给我就行,您完全不必如此啊。”英布举杯欲饮又止,终于忍不住说道。
出征前,丞相萧何曾私下找过英布,详细分析了此次出征的危险性。楚军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若设伏围攻,南境军很难全身而退。萧何一再嘱咐英布务必保护好高要的安全。
英布对此十分不解。作为一国之君,高要完全不必亲自涉险。其他诸侯王在势力壮大后,大都安居都城,遥控战事。毕竟创业艰难,一旦主帅有失,整个势力都可能土崩瓦解。更何况人到了高位,谁不想安享荣华?亲自出征冒险,实非明智之举。
高要闻言轻笑,放下酒杯:“我不来,就单单是你自己来,你信不信,楚军随时都有可能选择直接放弃?”
“直接放弃?这怎么可能?”英布愕然。
“你觉得楚军这个时候进攻我军的目的是什么?”高要反问。
“自然是击溃我军,进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高要摇头:“若是没有我在,楚军的进攻目标就只是消耗我军有生力量。他们只需要取得一次胜利,歼灭我军大部就算是胜利。这样一来,楚军在此战中的亏损就能降到最低。但你想想,开战至今,损失最大的可是楚军啊。”
高要站起身,走到帐中悬挂的地图前:“所以我必须亲自来当这个诱饵。只要项羽得知我在军中,楚军的战略目的就会改变——从击溃我军变成全歼我军,甚至斩杀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