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眉头微蹙,视线在A和B之间游移不定;
有人则放下茶杯,指尖在桌面的材料上无声地敲击着,仿佛在掂量着发言的分寸。
两扇大门在众人面前敞开,通往城市的两个未来。
苏海那句“有什么想法”的问话,看似寻常,落在这些手握重权的常委耳中,却比任何具体的指令都更具分量。
陈炜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里短暂的沉寂,像一颗石子投入看似平静的深潭。
他微微清了清喉咙,脸上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笃定,目光平稳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常委。
“各位常委,”
他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我认为,Y市本身具备一定的旅游基础底蕴。当前这个时代,通过聚焦打造网红经济,是我们快速提升城市知名度、吸引外部眼球最高效的途径。”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恳切,仿佛是在为大家分析一个显而易见的机会:
“想想看,一个爆火的‘打卡点’,一段刷屏的短视频,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把我们Y市的形象推送到全国甚至海外网民的眼前。这种传播速度和广度,是传统宣传手段难以企及的。”
陈炜说完,并没有立刻移开视线,而是用一种带着征询,却又似乎洞悉一切的目光,缓缓地、挨个地与每一位常委对视了一两秒。
他的眼神里没有逼迫,只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明澈。
在座的都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狐狸”,个个心如明镜。
陈炜的话听上去冠冕堂皇,分析利弊,立足城市发展,但字里行间那未曾点破的潜台词,已经像墨汁滴入清水般晕染开来,再清晰不过。
迅速蹿升的网络热度,意味着Y市的名字和成就将高频次地出现在省里乃至中央领导的案头、会议材料中甚至是手机推送里。
这种密集的正面曝光,对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意味着什么?
这不仅仅是GDP增长几个点的问题,这更是政绩簿上最闪亮、最能被“上面”直接看到的金字招牌!
对于在座每一位前程关乎于此的常委来说,这无疑是一条极具诱惑力的快车道。
窗外的阳光斜射进来,在光滑的会议桌面上投下几道亮痕。
几位常委脸上依然保持着惯有的严肃,看不出大的情绪波动,但细微之处却暴露了内心的波澜。
县委秘书长孙浩伸手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快速闪动,像是在飞快地计算着个中得失。
陈炜的话,没有一句直白地提及“政绩”或“仕途”,却精准地撩动了在座所有人最敏感的那根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