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这个干扰因素后,李大爷逐渐苏醒,身体状况也慢慢稳定下来。这次事件给整个团队敲响了警钟,后续试验中,对志愿者的生活管理愈发严格,任何外来物质的摄入都要经过严格审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此同时,外界的质疑声也开始出现。一些同行在学术论坛上发表观点,认为凌霄团队的试验成果过于“完美”,可能存在数据造假。甚至有媒体闻风而动,试图深挖所谓的“科研黑幕”。面对这些无端指责,团队成员们义愤填膺,林晓气得满脸通红:“这些人根本不了解我们的研究过程,就在这儿瞎嚷嚷,太气人了!”凌霄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他拍了拍林晓的肩膀:“别生气,清者自清。咱们把精力都放在试验上,用更扎实的成果堵住他们的嘴。”
在巨大的压力下,试验继续艰难推进。又过了两个月,第二批临床试验结果出炉。这一次,数据更加全面、详实,不仅大脑功能改善的效果在更多志愿者身上得到验证,就连之前难以攻克的长期稳定性问题,也有了突破性进展。服用药物超过三个月的志愿者,大脑功能依旧保持良好状态,且没有出现新的不良反应。
凌霄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成果,踏上了国际学术会议的讲台。台下,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研人员目光齐聚。当凌霄展示完试验数据,全场先是一阵短暂的寂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会后,不少科研机构纷纷抛出橄榄枝,希望与凌霄团队开展合作,共同推进这项造福人类的研究。
然而,就在团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更大的挑战悄然降临。一家跨国药企看中了凌霄团队的研究成果,提出以天价收购专利,条件是将药物的后续研发和生产完全交给他们。这一诱惑让团队内部产生了分歧。一部分成员认为,药企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成熟的生产销售体系,能让药物更快推向市场,造福更多患者;另一部分成员则担心,药企以盈利为目的,可能会改变药物的研发方向,甚至为了降低成本牺牲药物质量。
凌霄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他独自在实验室里踱步,看着那一排排摆放整齐的实验设备,思绪万千。这几年的心血,难道就要这样拱手让人?可如果拒绝,团队后续的研发资金又从何而来?经过几天几夜的深思熟虑,凌霄召开了团队会议。
他站在众人面前,目光坚定:“伙伴们,我知道大家各有想法。但咱们做这项研究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让更多被大脑疾病困扰的人重获健康,不是为了赚钱。药企的收购方案看似诱人,可一旦交出去,我们就失去了对药物的控制权。所以,我决定拒绝。咱们继续自筹资金,一步一个脚印,把这项研究做到底。”
团队成员们先是一愣,随后纷纷点头表示支持。陈默站起身,大声说道:“老凌,我们都听你的!大不了再苦再累几年,只要能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切都值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凌霄和团队四处奔波,寻求科研基金的支持,与高校、科研院所展开合作项目,以维持研究的运转。资金紧张时,大家甚至主动降低自己的薪酬。在这种齐心协力的努力下,药物研发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三期临床试验。
三期临床试验规模空前,涉及上千名志愿者,遍布全国各地。为了确保试验顺利进行,凌霄和团队成员兵分多路,奔赴各个试验点。每到一处,凌霄都亲自检查试验流程,与志愿者们耐心沟通。有一次,在偏远山区的试验点,交通不便,道路崎岖,凌霄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一路颠簸,到达时已是深夜。可他顾不上休息,第二天一早便投入到工作中。
在试验过程中,一位叫张悦的年轻志愿者引起了凌霄的注意。张悦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却不幸患上了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记忆力急剧下降,连毕业论文都无法完成。参与试验后,她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记忆力也慢慢恢复。张悦对凌霄说:“凌教授,是你们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希望。我一定会好好配合试验,希望这个药能早日上市,帮助更多像我这样的人。”
灯光惨白、仪器闪烁的实验室里,凌霄正眉头紧锁,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身旁的助手们脚步匆匆,低声交流着各项指标的变化,整个空间都弥漫着紧张与压抑的气息。这场关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突破的试验,已经持续了太久,每一个数据都承载着无数患者的希望,也压得凌霄喘不过气来。
“凌教授,307号志愿者的最新数据出来了。”助手小李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打破了凌霄的沉思。凌霄迅速转身,接过小李递来的报告,目光如炬般扫过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就在这时,一个名字映入眼帘——张悦,307号志愿者,一个原本在他记忆中有些模糊的身影,此刻却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张悦,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本应在校园的阳光里尽情挥洒青春,为毕业论文忙碌,为未来的人生规划蓝图。可命运却对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如同恶魔一般缠上了她。起初,只是偶尔忘记和同学的约定,在熟悉的校园里短暂迷路,后来,记忆力急剧下降的症状愈发严重。她常常盯着书本上的文字,却怎么也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面对朝夕相处的导师和同学,脑海中会突然一片空白,叫不出他们的名字。毕业论文,那座她曾经满心期待跨越的学术山峰,如今却成了横亘在眼前、无法逾越的天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悦的世界,在短短几个月里,从五彩斑斓变得灰暗无光。她看着身边的同学为毕业答辩精心准备,而自己却连最基本的知识都难以记住,那种深深的无助和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将她彻底淹没。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泪水无声地滑落,浸湿了枕头,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生活似乎失去了所有的方向。
然而,就在她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一则临床试验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如同一束微弱的光,照进了她黑暗的世界。张悦犹豫了,她害怕再次失望,害怕试验带来的未知风险,但一想到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能让她找回曾经的自己,重拾对生活的掌控,她还是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凌霄教授主导的这项阿尔茨海默病新药试验。
初次见到张悦,凌霄便留意到了她眼中的迷茫与倔强。那是一双本该充满灵动光彩的眼睛,此刻却被疾病蒙上了一层阴霾,但倔强的光芒仍在深处闪烁,仿佛在与命运顽强抗争。在进行各项基础检查时,张悦努力配合着医生们的指令,可每一次因记忆力问题而犯错时,她眼中闪过的懊恼与自责,都被凌霄看在眼里。
试验开始后,张悦严格按照要求服药,定期接受各种复杂的检查和测试。最初的日子里,她并未感觉到明显的变化,病情似乎依旧在无情地恶化,这让她的心情再次跌入谷底。可她没有放弃,哪怕每次测试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她依然怀揣着一丝希望,认真地记录下自己身体的每一点细微感受,反馈给试验团队。
转机悄然出现。在一次常规的记忆力测试中,张悦发现自己竟然能够准确地回忆起几天前看过的一篇短文的大致内容,那些原本模糊的文字和情节,此刻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测试医生宣布她的记忆力有了显着提升时,张悦的眼眶瞬间湿润了,那是喜悦与希望交织的泪水。
这个好消息迅速传遍了全球,灵犀制药瞬间成为世界焦点。各国纷纷向凌霄发出合作邀请,希望能引进多巴胺健脑因子技术,造福本国患者。
然而,凌霄并没有被眼前的成功冲昏头脑。他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还有更多的研究和挑战等待着他们。
“老默,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凌霄对陈默说道,“虽然我们的药剂取得了初步成功,但还有很多患者需要更完善的治疗方案。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优化药剂配方,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