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他可听的真真的!
当场就印刻在了心中!
没办法。
只要跟增产粮食相关的,必然都市场极其之大,民生影响也会非常大,实在太重要了。
“放心!”
许尚笑笑道:“老夫既然说出来了,七八成的把握还是有的。”
许尚这几天根据后世的记忆,再结合大秦当下的五谷种植阶段,已经有了完善两季稻米种植之法的脉络方向。
至于开创化肥……
毫无疑问。
非常有难度。
许尚认真的想过一个问题。
那就是秦朝拥有批量制造化肥的条件嘛?
答案是有点勉强。
不过也并非不能尝试。
就拿最常见的氮肥举例,既然要做氮肥,那么我们不可避免的就要解决氮源的问题。
即:我们要得到氨气,再用硫酸当吸收介质,最后再提取做成氮肥。
而氨气的产生可通过煤炭烧焦后,自带的含氮杂环搞定……
这意味着还得建造很多座高炉。
至于硫酸可以采取干溜法。
只需要找到绿矾或者胆矾的矿产,然后架起一口锅直接烧就可以了。
由于硫酸的强腐蚀性,容器当用陶瓷,齐地的陶器还是挺发达的。
综上所述。
干馏绿矾能够获取浓硫酸。
兑水,变稀硫酸。
再想办法搞根管子,把烧焦的煤气直接通到陶器缸里。
氨气与稀硫酸接触。
便会生成硫酸铵的溶液……
再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变成硫酸铵的粉末,最后再添加大西北的高岭土,便有了最基础的化肥。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