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尚之前对商君的指责还是挺多的。
但一码归一码……
在对法家的贡献上。
谁都不能跟商君相提并论!
这是毋庸置疑的。
于是。
李斯也不再多言,而是恭恭敬敬的敬了许尚一杯酒。
随即。
王翦也随之开口道:“夫子的各项安排,我大秦未来的边将,皆可受益。平时练兵,战时建功立业,也不用担心朝廷御史的弹劾……以及些许后顾之忧等等,反正有密折制度,一切都能跟陛下直接沟通说清楚。”
王翦同样觉得密折制度最为重要。
让封疆大吏可以秘密与皇帝直接呈报,省略了多层转交,也不用考虑朝廷的派系之争。
皆以前线军情为准。
这正是边将最为需要的……没有皇帝猜忌,没有同僚拖后腿……
最起码战时面对敌军压境的时候。
边将能拥有最高指挥权,且以最快速度进行筹备安排。
这就够了。
想到此处。
王翦莫名内心之中,有所触动。
皇帝不易,为臣者亦不易。
尤其边关的封疆大吏……既要谙熟军事,还得有政治头脑……
不然你再会打仗,也会遭到弹劾和猜忌。
王翦回忆过往自己为了转移朝中御史,对他拥兵自重的弹劾,遂各种自污,向皇帝讨赏,要美女、宅地、珍宝等等。
哎!
忆往昔,多有两难之处。
一路磕磕绊绊。
总算都过来了。
“如果夫子早些把密折制度、兼任中央朝廷官爵和三级改制、军政分家提出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