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战场上能够立功的终究只在少数。
徭役者……动则数十万,甚至数百万……
再怎么海量的土地,都不够分发的。
“法家小友,你的侧重点明显有些搞错了。”
许尚笑笑道:“首先,老夫提议【徭役代分土地政策】,目的并不是把大秦变成搞基建的永动机,而是要把现有空余的海量土地,以非军功的方式,分发到九州底层黔首的手上。”
“并且还得符合依法、依情、依理的国情标准!”
“让朝廷事后,能够有足够的法理性和正当性,去介入和调查任何相关的土地兼并之事!”
“最起码不能让朝廷,只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任土地兼并。”
“我们必须在国运源头上,把帝国的根基铸稳、夯实!”
……
后世都说三百年国运大限。
本质上就是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土地兼并。
许尚无法阻止正常的大势所趋。
但他必须要尽可能的延缓土地兼并的趋势。
“我明白了。”
嬴政立即道:“其实大秦最需要民力承担徭役的时期,正是眼下的开国之初!长城、直道、五座陵邑、骊山陵墓、未来的远航国策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民力做支撑!”
“所以夫子以土地分配激励之!”
“只要度过了这个急需民力的时期,到了太平盛世,徭役所需民力自然就会骤降。”
“而到时候土地也都成功分发给了底层黔首,我们已经达到了两难自解的目的!”
……
嬴政说中了【徭役代分土地政策】的关键!
世人皆道。
徭役之苦,十倍于赋税!
秦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野火燎原之势,也多少跟繁重的徭役挂钩!
陈胜吴广在服役的途中揭杆。
刘邦也是在押送徭役民众的途中,斩白蛇起义……
怎么办?
用扶苏的与民休息政策?
那长城、直道、陵邑、骊山陵墓、远航国策全都停摆?
这现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