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妥的死道友不死贫道。
那么问题来了。
上古时期,渔猎部落食物不足怎么办?
“小儒生!”
许尚饶有兴致的道:“你来说说,在农耕文明成型之前,洞穴、木巢、渔猎迁徙时期的上古人,在严冬时期,如何保证部落的延续。”
“夫子,我……”
扶苏闻言张了张嘴,他知晓答案,但他却有些说不出口。
原因在于。
人们为了生存,为了部落的延续,往往什么都能做得出来。
朴素又极致的残忍。
让充满理想主义的扶苏,从情感层面较为难以接受。
“啧啧!你这小儒生学识尚可,心性……可远远不够啊!”
许尚明确的指出了小儒生的缺点。
扶苏只能拱手行礼。
许尚转而道:“法家小友,你来说。”
“啊?哦哦!”
李斯每次被点名都挺猝不及防的。
他毫不犹豫的道:“回禀夫子,渔猎时期的上古人,为了度过严冬,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首先会给残障和老人断粮,然后是杀死孩子,最后是吃掉女人。”
“因为为了部落的延续,以求能够顺利挺过严冬,就必须保证男人青壮年的体力和数量。”
“只有这样,才能在开春之时,让依旧具备狩猎能力的男人青壮年出去狩猎,为整个部落带回食物!”
……
李斯依旧给出了非常完备的回答。
对于秉持法家信念的他来说……
没有什么残忍不残忍的。
老人,孩子,女人。
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之下,该舍弃就只能舍弃。
因为老人太多,本身就是部落的累赘……长者、大祭司除外……
至于杀死孩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