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此。
许尚算是把陵邑制度讲了个七七八八。
总体框架已成。
这也算是他的【国运论】第四讲了。
至于结语……
“才分九品,仕分浊清。”
国尉屠雎重复了一下这八字方针。
正如许尚所言。
关中的利益,中原的机会。
九品中正制和清官、浊官制度,都兼顾着给到了。
哪怕国尉屠雎也无法再硬着头皮挑毛病。
凡事。
终归还是要讲究一个理字的。
朝廷既要扫清中原地方余贵,加速落实文字与货币统一的相关国策。
又不能过于激化矛盾,造成流血事件。
并且。
朝廷还要找到补缺地方七万秦吏空额的干才,以增强大秦中央对于地方的行政掌控权。
同时又得兼顾关中老秦人的功绩和利益。
这个事儿谁办谁清楚其中的难度!
不仅是两头不讨好!
甚至稍有偏颇,局势失控,就会造成天大的麻烦!
比如中原流血千里,人头滚滚!
比如关中民怨愤腾,朝野不公!
国尉屠雎扪心自问……
他能想出比陵邑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清官、浊官制度更加妥当的政策方略嘛!
答案自然是不能……
国尉屠雎对于许尚所保全的上三品晋升特权,以及关中子弟的清官默许待遇,他总体还是能够接受的。
毕竟事儿……总得有人去办!
但功劳嘛,肯定还是自己人先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