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共有三十六个郡,千余座县城,乡亭里暂且不算!单论郡县,共需官吏人数在十二万左右……这还不包括每个郡的当地驻军。”
“而我大秦拥有战功爵位的关中子弟最多不会超过二十万,至于五级以上的士大夫爵位……五万人,满打满算,不能再多了!”
“即:民爵的关中子弟基本上都不识字,也不会算数,他们无法出任郡县中负责治理的官差任职,唯有士大夫爵位才有资格和能力。”
“问题在于,这五万人你再怎么拆东墙补西墙,也还是有着七万人的缺额!”
“纵横家小友,如果你不赞同陵邑子弟入仕,那就请你拿出补缺七万秦吏,增强大秦对于地方行政掌控的具体政策!”
……
大秦的关中精锐共计六十万!
二十万人拥有民爵以上的军功,这已经很多了。
另外。
大秦的军队并非职业军人。
普通老秦人拼命获取军功为了啥?
不还是为了土地,为了吃饭嘛!
没有战争。
军队里的壮丁是需要回家务农的,只不过每年需要抽出额外的时间,服兵役和徭役。
因此。
大秦各个郡县的官吏缺额,绝对属于非常严峻的态势。
“……”
国尉屠雎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挑毛病!
谁都会!
可如果要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
单靠嘴巴一张是远远不够的。
最终。
国尉屠雎深吸一口气,道:“您说的地方郡县官吏严重缺额,的确都是实情。但突破军功爵位制度,强行赐予中原人入仕为官的机会,关中势必民意沸腾!这……亦是实情,还望夫子能够顾全我关中子弟的沙场战功,不能寒了关中民心!”
国尉屠雎的语气非常坚定。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
我们知晓时移世易,到了必须做出改变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