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贵国喉结滚动,想起在那些偏远山区走访时,农户们布满老茧的双手、期盼的眼神,还有山间蜿蜒的土路上,农产品运输车辆颠簸留下的辙印。
“可是李总,财务部门核算过,如果按现行成本运作,这三个项目预计年亏损将超过800万。。。。。。”
“停。”李凡抬手打断,食指重重叩击桌面,“把‘亏损’两个字从助农项目的词典里划掉。
我要的不是账面好看,是实实在在帮农户打开销路。你去联系物流部,就说哪怕单独开辟专线,哪怕用直升机空运——当然,这是玩笑话。”他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旋即又严肃起来,“但意思你明白,该投入的成本必须投。
另外,让市场部把这些故事好好包装,做成系列纪录片,就叫《山路弯弯助农情》,用最真实的镜头让消费者看到我们的坚持。”
胡贵国迅速掏出手机记录要点,笔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好!我这就去安排。对了,毕城当地官方表示愿意提供政策补贴,还有几家公益组织想和我们合作,共同推广特色农产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很好。”李凡靠回椅背,目光落在墙上的华国地图,那些标注着助农项目的红点星星点点,“告诉公益组织,我们不仅要卖产品,更要帮当地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比如在定西建土豆深加工车间,在毕节开发刺梨饮品生产线,让农户从源头到终端都能受益。至于利润。。。。。。”
他轻笑一声,“等乡亲们钱包鼓起来了,咱们企业的社会价值,可比那点数字重要得多。”
经过这段时间的助农,李凡似乎已经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另一边,石艺馨坐在星耀配送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听着下属汇报美团外卖与商超合作的情况。听完后,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每团和商超合作?我看他们迟早会失败。商超就在消费者身边,大家随时都能去购物,网上点单根本没意义。而且,商超自己也有配送体系,何必和每团合作?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一名下属连忙附和:“石总说得太对了!我也觉得每团这次是在瞎折腾。就算他们前期靠各种营销手段吸引了一些用户,但时间一长,消费者就会发现还是直接去商超购物更方便、更实惠。”
另一位下属也点头说道:“没错,而且配送成本也是个大问题。为了保证时效,还要推出超时赔付,这只会增加运营成本。一旦入不敷出,他们的合作自然就维持不下去了。”
石艺馨满意地看着下属们,眼神中充满自信:“所以,我们不用过于担心。
每团的这种模式注定走不远,我们只要专注于提升自己的配送服务质量,巩固现有的客户群体,就立于不败之地。他们搞他们的花架子,我们走我们的务实路线。”
“是,石总!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指示,把配送服务做到最好!”下属们齐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