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中文网

唐三中文网>重生大唐驸马房遗爱 > 第九百二十九章 早日退休的夙愿(第4页)

第九百二十九章 早日退休的夙愿(第4页)

张阳道:“现在的经营已足够庞大,关中的市场是有限的,如果不扩大规模,他们会不断地压低价格,我们要加大出口,增加规模,不加大规模只能不断压价,形成内卷之后苦的还是劳作的普通乡民。”

“夫君说得在理。”李玥放下眼镜揉着眉间道:“光是河西走廊一地的出口还是不够,而且货物出关的效率也不够。”

从小武与小慧的账目来看,现在关中各县都在清理库存。

长安城有百万人口,供给勉强能够周转,可算上关中东面的左辅二十四县,巨大的生产力全部流向长安城也不见得是好事。

“小武,你将我们的人事安置图表拿来。”

“喏。”

小武脚步匆匆地离开,他从藏书阁中拿出一张图表,在桌案上铺开。

张阳看着图标低声道:“安排一个销售团队吧。”

“如何安排?”

“各县出人手,派人游走中原各地,将关中的货物卖出去。”

李玥迟疑道:“中原本就有商贩。”

张阳摇头道:“靠那些商贩不行,他们这些人行商没有固定的路数,也没有具体的价格,多是到了一个地方,用经验来判断物价,而且更难管。”

“如果我们可能掌握货物的流动,那就能掌握价格,收集中原各州府的购买力情况,往后统一调整价格,价格统一便显得更为关键,关中货物需要有足够好的信誉。”

“先将货物运出去,运出去之后在各州府安排能够存放货物的仓库,如此一来能够增加流转的效率。”

小慧重重点头,“弟子这就去给各县写书信。”

李玥叮嘱道:“用你师父尚书左丞印信。”

“嗯。”

小武与小慧一起去安排接下来的事宜。

张阳抬头看着蓝天,想着睡他一个下午,谁也别想来打扰自己的休息。

小慧与小武一起给各县拟定了书信,具体的事宜骊山不参与了,让各县自己去安排。

他们的作坊是在骊山指导下建成的,销售环节就只能他们自己来,骊山顶多给他们出一些方针,具体如何落实就要看各县的行动能力了。

如此一来自然会优胜劣汰,个人能力与团队能力的差别很快就体现出来了。

首先是华阴县的脚步最慢。

蓝田县做得是最好的。

今年的科举揭榜,有不少人被淘汰。

今年骊山毕业了八百个学子,还要再招收一千人。

许多科举落榜的学子各寻出路,有的去了骊山,有的去了各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