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交代许敬宗安排,在天竺境内扶持一个傀儡天竺王,这件事对他来说,不难。
三十岁的生活有点半退休的味道,骊山走到今天这一步已没有了这么多负担。
自己这个尚书省左丞就是这么清闲,今天的工作算是完成了。
处理完这些书信,揣着手坐着,身边的儿子还在做着题,目光时不时望着山下。
骊山掌握着足够的知识与制造技术是立足的根本。
掌握形势变化,与中原各地的民生情况也是骊山必须要做的事情。
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站在大唐生产业的最前线。
张阳走入自己的书房,桌上放着一张图纸,这是李泰对发电机的构想。
他将发电机也用一个巨大的铁盒子包起来。
“师父,这是华阴县的来年规划。”小武将一卷书放在桌案上。
张阳拿起书卷皱眉看着其中内容。
“他们想要锻铁?”
小武点头道:“现在只是来骊山过问一句,看看是否合适,也还没有具体的规划。”
“吴王李恪现在还在华阴县?”
小武回道:“若不是吴王殿下在军中有职位在身,又出了齐州之乱,按朝中劝谏的说法,齐王也该前往封地了,魏王殿下还在骊山,朝中觉得吴王殿下在华阴县也无妨。”
张阳冷哼一声,低声道:“送些包子给华阴县,就说是骊山给的。”
“嗯?”
“去送吧,至于铸铁的事,我就当没有看到过。”
小武当即就明白了其中意思,会意点头去办事。
第二日,吴王李恪便慌慌张张来到了骊山,“王叔,县侯可在?”
李孝恭最近总是离不开南瓜籽,眼看今年的南瓜粥存货不多他有些烦恼,就不耐烦道:“你寻他做什么?”
“侄儿与县侯有误会。”李恪紧张说着,“华阴县丞从未与本王说过这件事,昨日骊山送来了包子,侄儿便前来拜会。”
李孝恭不知道其中缘由,就让人给山上送消息,但还是没让李恪进村。
张阳正坐在骊山铁厂的门口等着钨矿被烧出来,眼看一个侍卫急匆匆跑来。
“县侯,吴王殿下来了。”
“他来做什么?”
“看起来挺慌张的,说是与县侯有误会。”
张阳低声道:“无妨,让华阴县重新做一份规划给我,专心纺布就好了。”
“喏。”
都是皇子,李恪的王妃都是华阴县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