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又对俩兄弟嘱咐了一番,便离开了礼部。
甘露殿李世民听着李君羡的讲述,这些日子确实抓了不少探子,尤其是吐蕃的探子非常多。
真没想到这个松赞干布人在吐蕃却如此在意长安城的情况。
“朕都知道了,按照礼部的方式你接着办事吧。”
“喏。”
李君羡走到殿外,可以帮着礼部办事,但自己还是陛下的人,一切事宜都要向陛下禀报。
刚走出殿外不久,就在半道撞见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迈步走入殿中,“陛下。”
李世民颔首道,“事情你都知道了?”
长孙无忌点头,“将李百药放入礼部,而且不经过中书省和陛下的批复,吏部就这么做了。”
李世民笑道,“这点小事倒是没什么。”
李百药也好,张阳也好,都是小人物,这种小调动自然也没什么,高士廉又识人之明,只要他任命的官吏,都有能其位发展所长。
长孙无忌躬身行礼,“陛下,这件事臣会告知舅父,再让舅父向陛下禀报。”
李世民摆手刀,“倒也不至于,只是他年事已高,朕倒是担心他的身体。”
长孙无忌又低下头。
“吐谷浑的战事如何了?”
“如今吐谷浑还在苦苦支撑,就快有结果了。”
与李世民聊了朝中接下里的应对。
走出甘露殿,长孙无忌心中越发苦恼,舅父还是太过倚老自重了。
陛下登基这才几年,朝堂需要的是新的面貌。
想到当初秦王府的众人包括舅父一起出谋划策对付李建成。
可如今已经才过了几年。
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舅父还是那样,没什么变化,一直以来还是守旧的用着以前的方式来应付吏治。
这不是陛下想要的那样,当初的那些旧制也不适合现在的朝堂。
长孙无忌心里很矛盾,一方面是为了朝堂的未来,一方面却是亲情。
舅父的想事方式还是在用当年的名门望族的老方法。
可朝中需要开辟新的科举,任人为贤,不能一味的使用举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心中的矛盾无以复加,让长孙无忌恼怒的神色更重。
路过朱雀门,长孙无忌见到了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