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大军云集于潼关,唐军中的开国功臣们,也就是军中上将大多身在其中,徐世绩这个新鲜出炉的驸马爷是众将中的焦点人物。
当时大家都在羡慕这厮的好运道,同时也对徐世绩心存轻视,差不多就是羡慕嫉妒恨的心理。
直到徐世绩孤身入洛阳,说人归降,兵不血刃的拿下洛阳,顺势平定了整个河南,晋左武候卫大将军,才算是真正在唐军上将中站稳脚跟。
开国之际,大将军们各个满身军功,只凭一个驸马的身份可不成,但就算是徐世绩拼命努力,在军功上和其他人其实还是差了许多。
最主要的就是当年突厥人南下的连场大战,徐世绩都未能参与其中,那些才是尉迟偕,张伦等人可以依仗为众将之首的底气所在。
…………
薛万彻和徐世绩两人没什么私交,削平诸侯之后,薛万彻一直领兵在外,回京过两次,都是匆匆来去。
徐世绩却是在京师老老实实待了几年,两人没什么见面说话的机会。
今次凑到一处,薛万彻却是真切的体会到了这位驸马的“狡诈”,左思右想间,终是觉得对方并无恶意,便听了徐世绩的劝说,留在了辽东城。
…………
九月末,天寒地冻之际,辽东城却显得分外热闹。
留守在辽东城的唐军将士大多躲在屋中吃吃喝喝,大呼小叫间谈论的却不是军功犒赏,而是程校尉和刘校尉的婚事。
大战结束,程名振在刘三娘催促之下,准备在冬初之际把两人的婚事办了。
两个人如今都是孤家寡人,连个长辈亲戚都没有,也就不说什么谈婚论嫁的规矩了。
其实主要还是刘三娘怕程名振功大,加官进爵之后变了心,程名振指天画地的发誓根本没用。
刘三娘在军中见多了把发誓当放屁的糙汉,现在终于找到一个看着顺眼,还当过县令的好儿郎,自是要紧抓不放。
程名振被逼的紧了,便跟苏定方商量了一番,请了大将军薛万彻和徐世绩做主,把两人的婚事定了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反正冬天里也闲着没事,薛万彻和徐世绩两个听到这种稀奇事,自是要看个热闹,问了问前因后果,便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于是大战之后,一场别开生面的军中婚礼就此举办,一群军中将领煞有介事的弄了点问名,纳吉之类的虚礼,便闹哄哄的送了两位新人进了洞房。
军中将士一体同欢,饮酒吃肉,好不快活。
可能城中唯一不太高兴就是押在牢房里面的阿史那多闻了。
在军中将领们看来,阿史那多闻的去处无外乎两条,一个就是献俘,另外就是就地斩杀,拿了他的头颅送去长安。
反正不是人到就是头到,这是辽东之战的最大一个战果,捉住了曾经的突厥东方汗,所以苏定方才是无可争议的首功。
裴行俭自诩英雄,战后就差点吐血,当时他率军先行,却与突厥人纠缠在一起,苏定方奸猾,根本没理会他,径直追着阿史那多闻的尾巴走了。
可谓是一念之差,让裴行俭与擒敌酋首的大功擦肩而过,若是他当时见事明白,结果可能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