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两大人选,一是王崇古,二是石茂华。
王崇古是俺答的老冤家,他的功绩很多人都清楚;
石茂华的履历也很优秀,曾任扬州知府,跟晏家父子相识多年。
这些年,石茂华屡次升官,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两大人选互不相让,摆在台面上的就是两人都被弹劾。
王崇古对俺答的妻妾非常熟悉,双方来往频繁。
南京御史陈堂等人接连上奏,弹劾王崇古跟蒙古人有私交,跟大晋商利益互通,故意松弛边防便利敌人。
王崇古气得脸色铁青,骂骂咧咧:“他们诽谤我啊!陛下还我清白!”
然后,他按惯例提出致仕以证清白。
另一边,言官弹劾石茂华不能胜任边事,总督军务心有余而力不足。
石茂华气得浑身冒烟:“你说我能力不行?男人怎么能说不行?”
他也按惯例提出致仕……陛下,臣委屈啊!
两边都说摆烂不干了!
朱翊钧诚恳地向皇帝请教:“父皇之前说要选王崇古,可他们斗成这样,若钦点王崇古,岂不是让石茂华愤愤不平?”
双方都有派系,才能斗得势均力敌。
皇帝淡淡笑道:“不着急……先开廷议,让朝臣投票。”
开廷议并不是为了“民主”,而是分化朝臣,皇帝坐山观虎斗。
“那最后选中王崇古,就让石茂华致仕?”朱翊钧迟疑地问,“还是让他留任,跟王崇古制衡?”
皇帝平静地说:“王崇古身历北边七镇、勋着边陲,任兵部尚书可以服众。到时候,石茂华就算心里有气,表面也不能如何。他若因私忘公,就让他致仕。”
皇帝认为石茂华不会拿公事出气。
石茂华能力不如王崇古,人品没问题。
朱翊钧认真听从父皇教导,将来若遇到这种场面,不会意气用事。
朝中百官私下议论,王崇古能力强但人品有瑕,石茂华人品好但能力不足,皇帝会选哪个?
皇帝:……开廷议,你们先选,朕来做决定。
内阁隐形大学士吕调阳刚刚操刀写了一篇经典的四字骈文,正对自己的文采很满意,却又面对艰难抉择。
这一票投给谁好呢?
老王跟高首辅关系好,石茂华据说跟晏家父子有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