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过是那个点燃火焰的人。
而那第一道火光,从诺维安开始,已经烧进了神殿的地基。
星落未言即信,反成信仰。
星落没有布道者,也没有传教士;没有让人建立雕像,更没有神殿。他甚至从未高喊过什么“救世”之名,从不鼓励跪拜、祭祀、宣誓。他只是一个魔法师,一个在血与火中逆抗神明的凡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击败光明教廷先锋军之后,他的名字,开始被传唱。
不是在宫廷,不是在神殿,而是在街巷、酒馆、铁匠铺、集市上。吟游诗人们以他的战斗为题,将他的胜利演绎成史诗般的篇章。他们称他为:
“焚神之主。”
一个简单却震撼的称谓。意指——他是那个用凡人之身,点燃反神烈焰的人。
他们说,在苍茫平原之上,他独自一人赐神焰于五百人,以凡人之躯成为焚神之军。
他们说,在烈火与圣光交锋的刹那,是星落一人不退,令光明神军后撤十里。
他们说,他不是神明,而是“燃烧的人类意志。”
最初,人们只是听听。但随着光明教廷信仰的动摇,星落的故事逐渐成为了某种“情绪的寄托”。一种来自人类最底层的、最真实的渴望:
——我们不想再被神控制。
——我们也能胜过神明。
酒馆中,一位红脸老铁匠站在凳子上,举杯高喊:
“吾不跪神只,不求恩典,惟以意志为剑,烈火为心!”
他一饮而尽,全场沸腾。
这是最早的一批“反神祷词”,并非出自法典、卷轴或学者之手,而是民间最朴素的力量:诗人与铁匠、士兵与寡妇的嘴中。
后来,这句话被不断传抄,传遍整个北境。
完整版本如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吾不跪神只,不求恩典,惟以意志为剑,烈火为心。星落燃吾志,吾将为人而上。”
在奥克兰港口,一群搬运工人在工作前齐声念诵此言,据说能驱寒提神;
在东部的流浪剧团中,这段祷词被当作开场白;
在一个流亡贵族的遗书中,这段话被用作遗愿:“我死后不葬于神殿,只愿星火埋我。”
它已不再是诗句,而是反神觉醒的火种。
更令光明教廷震惊的是,随着这些“祷词”的传播,他们的神术,开始出现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