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中文网

唐三中文网>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相濡以沫自难弃,风雨同舟可白头(第4页)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相濡以沫自难弃,风雨同舟可白头(第4页)

但陛下问,兵部自然详细奏闻,除兵部外,辽东总兵王如龙也回复了圣命。

建州女真,自万历九年起开始编民齐户,现在建州地方,已经成了大明的屯耕之地,陛下所问建州女真早已经是过去的事儿,现在都是大明人了。

要做大明人就要蓄发,不能再弄那个有点丑陋的金钱鼠尾辫,主要是真的太丑了,绝大部分的建州女真,都把后脑勺的辫子给剪了,让头发长了起来。

万历十二年就已经完成了对建州的郡县化,现在建州设有州衙,驻有辽军三千人,建州领三县,划分七乡二十九个里,皆为营庄法营庄。

算算时间,在原来的历史线里,万历二十年,努尔哈赤已经带着十三副铠甲,开始统一女真了。

朱翊钧以不恭顺为由,把努尔哈赤送进了解刳院做了标本,现在建州,已经悉数变成了实土郡县。

不过皇帝询问也非常合理,天变还在持续,时日再久一些,大明若是没有万历维新的话,辽东就会成为龙兴之地,这可是五军都督府的武将们共同认可过的推断。

山海关就是支点,关内关外,因为天变,实力差距会快速缩小。

户部呈送了一本奏疏,河南、山东等地推行营庄法不如江西那么成功。

而失败的原因,也不是河南山东百姓奸猾,懒汉太多,破坏营庄的集体生产,而是这些地方,素来重农轻商,缺少足够的账房先生。

这营庄没有账房,算不明白这工分、分配农业产出、农业剩余等等,营庄法搞得一团糟。

户部今年准备划拨一百五十万银,从陕西、山西、四川、河南、山东等地,遴选举动灵敏、善珠算、精书法之徒入新营造好的各地大学堂、师范学堂,培养账房,以促营庄法推行。”

“冯大伴,从内帑拨五十万银,今年国帑又减了一百五十万银的田赋,朕这五十万银,算是心意了,再拨二十万银,把北直隶也算进来。”朱翊钧多给了七十万银,把北直隶加到了这一政策里。

河北作为京师的护城河,北直隶诸府,吃的亏比享的福要多得多,有好事,自然要带上北直隶。

朱翊钧给这七十万银,的确是因为削减田赋的心意,但也是一把刀,势要豪右、乡贤缙绅可是借着万寿圣节贺表的机会,公开在邸报上做过灾年减租的承诺。

皇帝坚持带头让利,让朝廷向下让利,势豪们不遵守承诺,把百姓逼反了,逼出民乱来,那皇帝诛九族就很合理了。

敢公开耍皇帝陛下,把说过的话当屁放,真当皇帝是泥捏的?去年才刚刚兵发容城!

“臣遵旨。”冯保俯首领命,内帑的确缺钱,但教育的钱,还是有的。

培养的这些账房先生,他们本身就来自于田间地头,读完书回到乡野之间,除了算账之外,还要承担三项职责,宣讲朝廷政令圣旨、文化扫盲、医疗员。

宣讲朝廷政令,防止乡野缙绅们,欺负百姓不知朝廷政令;

文化扫盲,教育乡野百姓读书识字,从中遴选聪颖多智学子,主要是遴选人才、天才,天才是培养不出来的,只能筛选出来;

医疗员,负责乡野之间的卫生预防,比如妇人规中的接生婆要洗干净手再接生、产后要卧床七到十四日等等,别看这些不起眼的小规矩,都是救命的规矩。

其实就是培养基层村官乡官,他们回到家乡,因为有朝廷认可的身份,村里大大小小的事,都会找他们,算是将皇权间接伸到乡野之间,而不是局限于府州县城。

“吕宋每次来奏疏,都是要人,朕哪有那么多地痞流氓给国姓爷,而且今年直接翻倍的要,朕是庙里的佛像不成?在朕这里许愿呢!”朱翊钧处理了一本新奏疏。

殷正茂缺人,不缺士族,自由流动到吕宋、流放的士大夫,足够撑起吕宋士族的摊子,满足各个汉乡镇的教育需求。

殷正茂缺甩鞭子的地痞流氓,朱翊钧起初还不明白,殷正茂为何数次索要这类人,这都些制造社会不安的人,朱翊钧询问之后,才清楚原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