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白纸好作画,改革越早越好。
杨轩这次的改革,动作可不小。
各部门的职能,官员的俸禄等,包含方方面面。
就比如,内阁的权力过大。
最开始内阁只是当做秘书处使用的,但后来随着发展和一代代皇帝的倚重,权力越来越大。
杨轩需要让内阁回归原本秘书处的作用。
还有六部,权力也不小,管的太宽。
杨轩要对六部进行拆分。
比如礼部,拆分出外事部,主管外交事宜;学部,主管教育。
保留礼仪、庆典、文化宣传等职能,作为真正的“礼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户部拆分出农部,负责农业,包含春耕、夏收、秋收、研究肥料、粮种等;税务部,主管收税;国土部,主管土地资源,包括矿产、森林等资源;财部,就是管钱,包含国库,各级官员俸禄的发放,下辖官营钱庄等;商业部,主管全国商业。
保留人口、户籍等职能。
几乎是一下子就把户部的职能给砍光了。
工部拆分出水利部,主管全国水利工程建设;建设部,主管全国基建。
其他职能保留。
兵部,拆分武装部,负责征兵事宜,废除调兵的权力;拆分交通部,主管全国马政,信息传递,道路交通等;其他职能保留。
吏部、刑部也都进行了拆分。
当然,此次改革,可不是局限于六部。
还有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不需要进行大的改动,两百多年下来,五军都督府的权力已经被削了太多了。
五军都督府的前身是大都督府,权力太大,洪武时期就一分为五了,杨轩对五军都督府只是做了些许改革。
通政司没有大的改动,只是重新规定了一下职能。
调兵的权力收回到皇帝的手中,没有圣旨,或者王命旗牌,不得调一兵一卒。
宝钞提举司,铸币局由皇帝直属。
还有督察院,大理寺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这一次改革,目的为削弱各部权力,加强皇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