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是张居正,再之后,是其他詹士府成员,不过此刻,包括张居正在内,都扮演着太子侍读的角色。
主打一个学习氛围。
张四维合上书本,说道:“这是孔圣参加完鲁国年终祭祀之后发出的感慨。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我之大明,自然非一鲁国可以比拟,不过还是有共通之处的……”
瞥眼瞧见永青侯走进来,张四维略作停顿了下,继续讲述:
“大道不行,天下为家,人们各自只关心自己的亲人和子女,财物和力量只为个人所用,促使盗窃、战争随之而起……这是当时鲁国的现状。”
“我大明今时之现状,则是人心浮杂,人人好利……道德,廉耻,礼仪……逐渐不再那么重要,甚至可以被抛弃……”
朱翊钧也瞧见了李青,正要起身打招呼,却见李先生抬手下压,示意专心听讲。
少年只得悻悻放弃。
张居正等人瞧见永青侯的动作示意,遂也打消了见礼的念头。
张四维情绪更足了,语气带着痛心疾首,喟然叹道:“何为盛世?天下为公也!”
“君者,选贤与能;朝廷,讲信修睦;如此,才能引导百姓互爱互助,共造和谐……”
“今我大明百姓尚能足食,亦能足衣,盛则盛矣,然,距离真正的盛世,还是有着不小的距离……”
张四维语气诚挚道,“礼运:善气迎人,温柔敦厚也;礼运,亦是国之大运,今日臣以礼运展开,既是抨击当下大明之弊病,也是为了让殿下明白,大明并非一片大好。”
要搁平时,少年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可现在……少年心中很不舒服。
今日之大明,既是列祖列宗的努力,也离不开李先生的付出,故才得以让百姓足衣并足食。
为了今日之大明,他们付出了那么多,可到了张四维口中,一句‘盛则盛矣’一笔带过还则罢了,还有否定列祖列宗、李先生的功绩之嫌。
还当着李先生的面如此说……
少年哪能痛快?
朱翊钧深吸一口气,淡淡道:“三代之英,大道之行也?本宫以为不然!”
张四维一怔,随即皱眉道:“不知殿下何以如此说?”
“即便是三代之英主的时代,一样有阴谋诡计,一样有偷盗之辈,一样有战争,既如此,如何称得上大道之行?”
少年老成的说道,“本宫以为,孔圣说‘三代之英,大道之行也’,是名为大道之行也,非实为大道之行也。”
张四维眉头皱的更深了。
少年继续说道:“本宫以为,孔圣如此说,是为了鞭策君王,是为了塑造一个理想的世道,是为了人们朝着这个理想的世道努力,仅此而已。”
“即便不考虑国家施政需因时而定、因地制宜,孔圣可以这么说,后人也不可如此信!”
“再说回人心浮杂,人人好利……请问张詹事,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又有几人不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