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文社科的博士,在图书馆角落啃古籍,与导师的最近距离是他在球球里似乎永远不会亮起的虚影。
直到偶遇导师本尊,他愣了三秒,“你是。。。。小王吧?论文第几章了?”
于是你热泪盈眶的说,“老师,我姓李,不姓王,毕业选题是您三年前定的。。。。。”
文科博士生的导师,就是位活在时差里的赛博仙人,别指望他渡你成仙,只能修我渡我自己个儿的野狐禅。
敲门,进屋,还没来得及张嘴,就被惠庆叫到桌前,递给一张表。
“呐,自己看吧。”
“啥啊?”
接过来一瞅,《燕大博士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表》。
“诶,这不是前几天考试的。。。。”
“嗯,行了,到现在,你就算是预备博士了。”
“感谢惠老师,感谢系里,感谢。。。。。”
“让你念获奖感言呢?”惠庆抬抬眼皮。
“没,这不激动么。”
“激动,这种小节点考试你要是都过不去,你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嘿嘿嘿。”
“别嘿,几号去伦敦那边?”
“过完大年三十,年初一吧。去年就没能过完年,今年还好。”
惠庆点点头,一拉抽屉,拿出几张纸,拍到桌上,推给坐在对面的李乐。
“这个是我前几天和森内特教授沟通过了之后,给你准备的书单,要求你在克里克特教授的那边的学习之外,要完成的。”
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字迹,李乐皱着鼻子,捏了起来,搭眼一瞧,从怀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到格拉维特的《行为科学统计》,再到戴维·穆尔的《统计学世界》,洋洋洒洒一共四十七本册的目录。
李乐砸砸舌头,“不是,怎么,这么多?”
“你以为?博士生第一年都是基础,二年级开始,就要给你上大量。行了,收着吧。今年八月份之前,根据这些书单,一篇万字关于社会统计学的小论文,一篇关于社会分层的纯理论的中等论文,字数么,两万到三万字,最后,还有两篇关于社会转型的综述,题目自拟,要求是B刊以上的水平,就这样,不多吧?”
瞧见惠庆倘若敢说个不字,管杀不管埋的眼神,卑微小李只能卑微的点点头,笑道,“不,不多。”
说完之后,李乐第一次对自己想挑战一下极限的行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对了,你们几个一起捣鼓的那个网络社会学基础理论概念和释义的论文,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
“框架搭好了,正在往里面补充内容。”
“有个时间么?”
“今年,十月份?您知道,我这,后来又修改了框架,补充了一些线上社群和社会心理导向的内容和实验数据,咱怎么也得把内容,尽量深入和全面地。。。。。。”
李乐还在给自己这个从某一方面可以算是“巧立名目,浪费经费”的课题找借口,就听惠庆“呵呵呵”的笑了几声。
“惠老师,您这几声笑,是想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