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灾难,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
夜色如墨,寒风刺骨,每一分一秒,对于被困人员都是那么的宝贵。
大家齐心协力,不断的挖掘着废墟中的生命通道,搜救人员争分夺秒地推进。
江一鸣和其他人一样,也非常困,但他却不得不强打精神,开始布置相关工作。
根据省里的指示,他回来后,要全面接手工作。
对于这次重大事故来说,不仅仅是开展救援那么简单,还要统筹做好医疗救治、善后处置、信息发布和事故调查等工作,尽快查明原因,回应社会关切。
哪怕有一项工作开展的不好,就会引起连锁反应,造成恶劣影响。
江一鸣把郭临野等人召集在一起,听取目前的工作开展情况,根据郭临野前期的工作情况,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救援、医疗、安抚、舆情等各环节无缝衔接。
第二天一早,大量的人员赶往事发地,他们都是联系不上自己的家人,焦急的来等待救援结果。
有些人情绪比较激动,大吵大闹,工作人员便不断地安慰。
也有不少人质疑救援工作。
“你们根本不关心我们家属的死活,救援工作进展那么慢,就算不被压死,也在里面冻死或者饿死了。你们就不能加快救援进度吗?”
“就是,你们太慢了,你看那些救援人员慢吞吞的,根本没有把被困人员放在心上,还有那些人,竟然还躺在那里休息,里面压着的可使人,是活生生的人!你们有没有良心?”
“你们就不能上吊机吗,你们市政府连这点钱都不舍得花,你们也太不把老百姓的生命当回事了!”
现场不少家属情绪激动,声音嘶哑地控诉着,场面一度失控。
不仅是现场,还有网络上,各种指责声不断,有的建议这样搞,有的建议那样搞,各种指点江山。
对于旁边休息的消防人员,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是谩骂。
江一鸣安排的人不断地安慰和解释,但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不过,他也理解这些家长的心情,自己的亲人可能被埋在里面,没有人不着急的。
但救援工作必须科学有序,盲目加速只会增加风险。
江一鸣便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安排专家进行了救援解读,详细说明救援的复杂性和安全要求,告知公众和被困人员家属,不能采取大型机械作业是因为废墟结构极不稳定,贸然使用重型机械可能引发二次坍塌,反而危及被困者生命。每一步挖掘都需精密评估,以确保救援人员和幸存者安全。江一鸣在会上承诺,救援始终以生命为第一优先,进度虽受客观条件制约,但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同时公布了部分救援照片,旁边之所以有救援人员休息,是因为他们连续作业超过十二小时,体力严重透支,必须轮换休整以维持后续救援效率,所有人员均在轮岗待命状态,一旦需要立即投入作业。而且,这些消防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并没有离开现场,而是就地休息,以便节省更多的时间用于救援。
新闻发布会发布后,网络上的舆论逐渐转向理性,许多网友开始呼吁大家信任专业救援力量。部分家属也安静下来,默默盯着救援现场,眼神中多了几分理解与期盼。
各级领导到达现场指导工作,有的不能到达现场的,则下达指示。
救援工作在科学调度与有序组织下持续推进,调查事故发生原因的工作也同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