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消炎药,这东西如今稀罕珍贵的很,有钱也难买。
费文典这段时间忙得厉害,琳琅也没理会,把小诊所经营地风生水起。
很多有疑难杂症的人吃了她研制开的药,在诊所做了针灸,没多长时间痊愈的人开始给她宣扬。
回春小诊所看着小,却能起死回生。
琳琅的诊所从最开始的每日寥寥两三个病患,到如今的排号预约。
她有点忙不过来,也没打算让费左氏露面,弄了两个傀儡伙计,帮忙接待抓药。
不是特别复杂的病症,伙计也能自然操作,渐渐熟能生巧。
贫苦老百姓的风寒咳嗽、腰酸背痛来回春小诊所都不费几个钱。
有时候琳琅只会收取菜蔬和鸡蛋,遇上财大气粗的,没十个大洋起步绝不看。
有钱人不在乎这点钱,贫苦人感激涕零,觉得自己遇上活菩萨。
费文典后面陆续带回来的同事,琳琅还会赠药,甚至将自己研制的极速消炎药推广到红色组织内部,救助更多人。
琳琅的新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对于天牛庙村发生的事不再关注。
直到小青那边再次来信,信里说绣绣的孩子不幸流产了。
琳琅叹口气,给刘胡子和小青寄去工钱,还有两盒红枣阿胶糕给绣绣补身体,希望她能从失去孩子的痛苦中走出来。
时间匆匆,转眼五年时间过去,战争硝烟频发。
琳琅的诊所开大了,投资创办了一所规模不小的医院,成为威望甚重的院长。
平日里琳琅不怎么露面,医院事务全权交给她的心腹傀儡副院长处理。
这期间连夜闹大旱,随即是水灾,水灾之后便是蝗虫过境。
很多贫苦地方饿死不少的人,易子而食的事情屡见不鲜。
琳琅以私人名义开设了善堂,用掏空腐败国民政府和日本人和汉奸的钱购粮赈灾。
行事还算比较低调,但名声却很大,以至于琳琅所在百里区域一直被攻打。
但每次日本军队都会损失惨重,送人头弹药给琳琅,开始惧怕,不敢来犯。
琳琅养着医院的工作人员还要救济难民们以及救治受伤转移的伤员。
粮食,药品缺一不可。
琳琅便开始打劫日本人和其他洋人,其中还包括大汉奸以及国民政府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