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基层出身,跟你说实话——一个标准步兵团,有2200到2500人。
“普通士兵,单算日常训练损耗,每人每年至少要3000人民币。
“要形成战斗力,还得算弹药损耗、装备维护的钱。在境外混乱地区驻防,你肯定要给数倍薪水。”
他拿起笔记本,飞快算着:
“林先生,国家自己养一个战斗团,不配备坦克、飞机的情况下,每年也得近千万经费。这还没算后勤保障、医疗救护这些杂项开支。”
张壮把问题摆到明面上:
三个团级单位,一个商人扛得住吗?
就算扛得住,单靠一个矿场的收益,能撑得起每年上亿甚至数亿的军费?
“我算过,要让这支队伍有真正的战斗力,你每年最少得准备一个亿,甚至可能要数亿。”
张壮语气严肃,“而且一旦打起来,抚恤金、弹药消耗这些钱,根本没法预估。”
“就算我们能低价给你供弹药,其他开支也得你自己承担。”
王冬一直没说话,其实他也觉得规模太大了。
原本以为林祖辉只是想组千把人的队伍,或者主要在本地招人。
那样成本低多了,在缅甸,缅币几乎跟废纸一样,给口饭吃就不愁招不到兵。
可他不懂,林祖辉为什么非要招这么多退伍老兵。
林祖辉却很从容。
几个亿?先不说实际会不会花这么多,就算真花了,难道赚不回来?
“张参谋,我对军队建设确实不懂,但你说的金额,没吓到我。”
林祖辉语气平静,“一个团一个亿,三个团就要三个亿?这账不能这么算。”
他靠在椅背上,嘴角微扬:“三个团不可能全从对岸招。另外两个团我会用当地人,他们的费用不会高。”
稍作停顿,他反问:“就算每年真要花两个亿,很多吗?”
“如果单打独斗,或者只找几个合伙人,连续投好几年,那确实是巨款。”
林祖辉开始讲他的商业逻辑,“因为不仅要开矿场,还得建交易市场,推翡翠文化。”
“更怕的是——等你砸了大价钱把市场做起来,有人来摘桃子怎么办?”
“比如撺掇政府军,直接把你的矿场抢了?”
见两人都在沉思,林祖辉轻轻敲了敲桌面,让他们集中注意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之前就说过,这是风险投资。”
“我怎么可能一个人扛所有风险?”
“话说回来,翡翠一年能不能赚两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