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片梧桐枯叶被风卷着从小巷外落入了庭院中,掉在青石板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楚云寒没有如往常般清扫满院的落叶,而是坐在梅树下,看着那一片片落叶怔怔出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并不是在感悟生死轮回,也不是在体会天地大道轮转往复。
他只是看着阳光透过稀疏的梅枝,在叶脉清晰的枯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看着叶缘那微黄蜷曲的弧度,看着它们在微风中轻微颤动的姿态。
这种很寻常的景象,他看了整整几百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但此刻,他心念微动,一种前所未有的体会,自然而然地从心间浮现。
他没有再次尝试去化为那片落叶,去体会它凋零的“道”。
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彻底放下了“冥合”之心的旁观者,只是那么。。。静静地看着。
奇妙的是,当他不再试图“融入”时,那落叶的存在,反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和饱满,呈现在他的感知中。
在这一刻,他以人类的视角,清晰的看到了它曾经在枝头上沐浴春风雨露的生机,看到了它在夏日撑起一片绿荫的繁茂。
同时,也看到了秋风乍起时,它与大树分离时那微弱的断裂与离别。
没有动用任何超凡的力量与感知,仿佛那片落叶本身就在诉说着自己那短暂,却又完整的生命故事。
一种明悟,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般涌入心底。
“道”,或许并非一个必须要去冥合的概念。
道,本就蕴含在每一片落叶的纹理中、每一缕炊烟的变幻中、每一次心跳的间隙处。。。
甚至,他不愿舍弃自我的抉择,又何尝不是道的体现?
执念,是障!
但无我,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执念?
执着于“空”,执着于“无”,执着于与道冥合而不得,不正是最大的执念吗?
他所追求的与道冥合,若代价是泯灭自我,那这追求本身,便已与道法自然的真谛背道而驰。
想到这里,他忽然觉得那压在心口的无形巨石,悄然松动了一分。
他恍然,自己不愿为了登临那太初第二境,而舍弃执念,泯灭自我,太上忘情,或许就是独属于自己的道。
他不再视那止步于门前的选择,为一种失败或是遗憾。
而是将其视为自身道途的一个必然经历。
就像溪流不必羡慕江河湖海的浩瀚,它自有其清浅的独特韵律。
如同萤火之光不必媲美日月之辉,它自有其微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