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全要素保招商,要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当前最紧迫的是解决“要素瓶颈”。
土地方面要盘活闲置工业用地,全年保障招商项目用地1。5万亩;能源方面要协调电网公司,优先保障重点企业用电。
人才方面要开展“招才引智专项行动”,引进产业急需的技能人才、科研人才;金融方面要设立20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为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担保增信,真正让企业“进得来、落得下、发展好”。
以一流环境促招商,要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
今年要出台《秦安省营商环境优化条例》,推动政策与国际接轨、与市场对接,把“软环境”变成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会议下半场,省发改委主任通报了2025年全省招商引资“红黑榜”——长安市、延江市因招商引资成效显着上榜“红榜”。
2个县因工作滞后被列入“黑榜”。
省司法厅负责人解读了《秦安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2026年全省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等文件。
对企业关心的政策兑现、监管执法、要素保障等条款进行详细说明。
随后,4位代表作交流发言。
长安市委书记陈兴国首先发言,介绍了“以产业链招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去年我们围绕汽车产业,引进了12家配套企业,形成‘整车制造-零部件-售后服务’全链条,今年计划再引进5家核心企业,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延江市委书记则分享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我们推行‘企业开办1小时办结’‘项目审批全程帮办’,去年新增市场主体8万户,今年要继续压缩审批时间,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聚焦农业招商,表示将打造“秦安特色农产品招商平台”,推动苹果深加工项目落地,带动农户增收。
省法院院长则从司法保障角度发言,提出“建立企业纠纷‘绿色通道’,今年要实现涉企案件审理周期缩短10%,为企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中午十二点多,会议圆满结束。
走出会场,参会人员们步履匆匆却神情坚定,有的市州负责人当场拿出手机,与本地干部沟通落实举措。
有的企业代表则围着省直部门负责人,咨询政策细节。
冬日的阳光洒在人民会堂前的广场上,映照出秦安省在“开放之年”奋力前行的坚定身影。
也预示着一场关于招商引资与营商环境的“攻坚战”,已在这片土地上正式打响。
………
在召开完全省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后张泽谦便在省委常委们的陪同下来到省委食堂二楼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