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中文网

唐三中文网>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 第1951章 贤王身登九五尊,西辽系颈汴梁城(第2页)

第1951章 贤王身登九五尊,西辽系颈汴梁城(第2页)

“朕,既受天命,承此国器,当与尔等再造山河,开前所未有之盛世!”

他略微停顿,目光扫过那些功勋卓着的将领与殚精竭虑的文臣,每一个被他看到的人,都感到一股热血涌上心头。随即,他颁布了身为天子的第一道意志:

“朕嗣承太祖之统绪,靖康以来,国势倾颓,纲纪紊乱。今躬行天讨,廓清寰宇,一切制度悉复靖康旧制。兹昭告天下:以今年为靖康十七年,明年改元光启,共图兴复。”

如今赵斌御极的大宋正值鼎盛,金殿之上,他片言既定,便引得群臣山呼海啸般的应和。声浪渐息,御阶之巅的赵斌却陷入一片沉寂。他默然端坐,深邃的目光仿佛越过了匍匐的臣工、越过了朱红的宫门,如一道穿透虚空的电光,直指那遥不可及的朱雀门,似乎在等待什么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也就在这时,城外的欢庆声浪里忽地炸起三声号炮。炮声震天彻地,震得殿宇微颤,余音在梁柱间回荡不绝。无论是丹墀下的百官还是长安街上的百姓,都不由得怔在原地。

岳飞与韩世忠几乎同时抬手按上剑柄,指尖泛白,殿上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投向御阶之上,却见赵斌依旧端坐龙椅之上,面色依旧那般淡然,只是唇角微不可察地扬起,眉宇间积压多时的凝重竟如春冰化水。

这般情状落在群臣眼里,哪里还需多问?那冲霄号炮定是自家陛下安排的登基大礼,只是众人一时间也颇为好奇,究竟是何等大礼值得赵斌专门等待。

而如今的开封城内,却是万人空巷,御街两侧挤满了翘首的百姓,彩绸飞扬,欢声雷动。

方才赵斌登基的刹那,皇城内的消息便已传遍街巷,空气中弥漫着酒香与爆竹的火药气,每个人的脸上都映着节日的红晕,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种近乎迷醉的欢庆之中。

而就在这鼎沸的喧嚣声中,城外陡然传来三声号炮,声若惊雷,震得空气都为之一颤,百姓们闻声都下意识地扭头望向朱雀门方向。却见今日朱雀城门大开,一骑如离弦之箭,毫不停留地闯入开封城来,马蹄踏在御街青石上,爆发出急促而刺耳的脆响,直奔大庆门而去!

这人这马百姓们具都认识,分明是边关的八百里加急,那人身上甚至还背着金字牌,看着这名急脚递,百姓瞬间陷入一片奇异的沉寂,只有那匹快马带起的风声呼啸而过。

马上的急脚递风尘仆仆,甲胄在阳光下闪着冷硬的光,他面对沿途无数道惊疑的目光,望着城内欢庆的痕迹,当下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裂帛般的高呼:“西辽耶律大石,闻听贤爷登基为帝,感天威浩荡,胆裂心怯,今献城归降!曲端将军已押送耶律大石并西辽宗室贵族,候于城外!”

话音未落,人马已如一道闪电,掠过长长的御道,只留下身后一片死寂,那匹快马踏起的烟尘尚未落定,朱雀大街上的寂静便被更汹涌的声浪冲破!

起初是几声不敢置信的惊呼,随即,狂喜的欢呼、议论与赞叹如同决堤的洪水,轰然席卷了整条御街。

那消息口耳相传,比风还快三分。

“西辽投降了!”

“天佑我朝,陛下登基,万邦来朝!”

百姓们的脸上因激动而涨得通红,刚刚的庆典此刻仿佛被注入了铁与血的荣光,气氛变得更为炽热而昂扬。

与此同时,大庆殿内,衮衮诸公垂首屏息,纷纷侧目望向大庆门外,听着宫门外马蹄声如擂战鼓,由远及近,毫无阻碍地直闯宫禁,群臣眼中闪过一抹惊喜之色,而当那面金字牌,那名急脚递的身影出现在大殿之前,群臣更是激动的翘首相望。

就在这万众瞩目之下,马上的急脚递几乎是滚鞍下马,他踉跄几步,高举着装有捷报的铜管,用尽最后力气穿过广场,扑倒在丹墀之下,嘶声喊道:“启奏陛下!西辽耶律大石,慑于天威,闻陛下登基而胆裂,已开城纳降,俯首称臣!曲端将军现押解耶律大石及西辽宗室百余人,正候于朱雀门外!”

一语既出,满殿皆惊!短暂的死寂之后,巨大的喜悦在朝堂之上爆发。

群臣脸上绽开笑容,嗡嗡的议论声顿时响起。

李纲、赵鼎几人尚且能保持仪态,只是捻须微笑,连连颔首;而一些年轻的官员早已按捺不住,竟不顾朝堂礼法,跨出班列,看向那急脚递,急切地追问。

“耶律大石果真亲自来了?”

“他投降时是何等情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