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并不密集,但异常精准,这些湘军子弟,很多都是老兵,枪法刁钻。
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士兵纷纷中弹倒地,海水被染红。
但日军的数量太多了,一波倒下,又一波涌上来。
舰队的炮火开始猛烈轰击华夏军队的滩头阵地,试图压制这微弱但顽强的抵抗。
爆炸在守军简陋的工事附近掀起漫天泥沙,不断有士兵被弹片击中,惨叫着倒下。
。。。。。。。。。。。。。。
张阿水瞄准一个挥舞着军刀的日军曹长,扣动扳机。
对方应声而倒。
他还来不及拉动枪栓,一排密集的机枪子弹就从他头顶嗖嗖飞过,压得他抬不起头,是日军的掩护火力。
张阿水紧了紧身上单薄的军衣,抱着老旧的“汉阳造”,蜷缩进简易散兵坑里,头顶是纷飞的子弹,根本不给他探头射击的机会。。。。
他是第62师第368团2营5连的一名普通士兵。
他的连队,连同兄弟连队的一部分,总共不到三百人,奉命留守这片原本需要一个师甚至更多兵力防御的漫长海岸。
主力去哪了?
几天前,师部接到紧急命令,第62师主力,约两个旅被火速调往浦东方向,支援淞沪正面战场那绞肉机般的战斗。
那里,华夏最精锐的部队正在日军绝对优势的火力下血流成河,每一份力量都被填进去,试图阻挡日军的攻势。
留给金山卫的,只有这点单薄的兵力,以及一些聊胜于无的简易工事。
营长在调动时面色凝重,只留下一句话:“守住这里,直到最后,没有命令,不准后退一步。”
与此同时,在他后方数公里,那片名为“横泾窝”的茂密杂木林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现代伪装网巧妙地将数十台车辆和装置融入环境,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柴油味和电子设备低沉的嗡鸣。
马卡洛夫,正站在一台指挥车旁,嘴角挂着一丝冷酷的笑意。
他面前的战术屏幕上,热成像信号清晰地显示着杭州湾海面上那一片正在不断放大,汇聚的炽热光点,日本第十军的登陆舰队。
“规模真不小。。。柳川平助的第十军,历史书上的几行字,变成现实还真他妈的壮观。”他低声自语,像是欣赏一场即将开幕的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