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中文网

唐三中文网>谍战:我是宪兵队长 > 第768章 并肩作战(第3页)

第768章 并肩作战(第3页)

中日两军在武器,训练和战术上的差异,在这种近身格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日军长期受到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的熏陶,擅长且热衷于白刃战。

他们的刺杀训练非常严格,甚至用活人进行刺杀训练,这样不但能练出精湛的刺杀技术,也使他们在白刃战中占有心理优势。

日军使用的三八式步枪加装刺刀后全长1。801米,比华夏军队常用的中正式步枪,加刺刀长1。685米,长了超过10厘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在白刃战中意味着致命优势,日军能够先刺中对手。

此外,日军士兵营养较好,体力充沛,刺杀技术训练有素。

在白刃战中要对付1个日本士兵,至少需要3个华夏士兵。

但华夏军人凭着民族大义和英勇血性,逐渐找到了应对之道。

他们往往不顾手里的家伙比鬼子短,在对方刺入自己身体之后,迎刃而上,也刺中对方,同归于尽。

这种打法,连尊崇武士道精神的日军也甘拜下风。

华夏军队还采取了“非对称战术”,用手枪打。

这是因为,在战斗中调转枪口很方便,且射速低,子弹打中日军后就留在其体内,不会贯穿后再打到自己人。

一位指挥官对官兵们说:“和鬼子拼刺刀,你先用枪撂倒几个,再给小鬼子来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别和野兽讲规矩。”

最有效的战术是合力对敌。

华夏军队充分利用人数优势,经常“三五个战士对付一个鬼子”。

老兵给新兵传授最多的经验是:“拼刺刀时,兄弟们配合,抗住其他鬼子,局部形成2打1或3打1,其中一人佯攻,其他人突刺,突刺的人一定要坚决。”

蕰藻浜前线的惨烈战斗,也影响着后方的上海市民。

虽然市区区相对安全,但战争的阴影无处不在。

每天,市民们都能听到从北方传来的炮声,有时震动如此强烈,连窗户都会发出响声。

夜晚,天际线被炮火映红,仿佛永不熄灭的烈火。

上海市民以各种方式支持前线部队,群众团体组织慰问队,冒着炮火向前线运送干粮和物资。

医护人员组织救护队,前往战场抢救伤员。许多市民自发捐款捐物,支持抗战。

记者们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前线采访,将战况及时传达给后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