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顿时没了兴趣,金子虽然珍贵,但在贾府这等人的眼里,却也不过是寻常之物。
王夫人用脚尖踢了踢薛姨妈,薛姨妈心领神会,借着酒劲盖脸,笑着开口道。
“你宝姐姐的金锁,和你的玉一样,都是有来历的。你宝姐姐小时身子骨儿不好,家里怕养不大。
后来来了个和尚,说你宝姐姐的命格要用金来衬着,送了这个金锁,刻了两句吉祥话在上面。”
凡是看过鉴宝类节目的读者们都知道,宝物这东西,必须有故事,没故事的宝物那不叫宝物!
现在薛宝钗的金锁有了故事,立刻吸引了贾宝玉的注意,他涎着脸提出了要求。
“好姐姐,把锁拿出来给我看看,是个什么样子的,又刻了什么字?”
薛宝钗何等聪明,从姨妈和娘的一唱一和里,早就发现了端倪,不过她心中有些不解。
自己是上京来选女官的,舅舅又说会替自己安排,姨妈和娘为何要弄这一出儿呢?
但不管如何,留些退路总是好的,反正主动权是在自己手里。
薛宝钗微微一笑,半转过身去,用手解开衣领上第一排扣子,伸手到胸前掏出那个金璎珞来。
璎珞这个词,起源于古印度的梵文,传入中国非常早,最初是一种特定的胸前配饰。
但中国人以其独特化繁为简的习惯,用这个词覆盖了一切比较珍贵华美的项链状的东西。
包括但不限于项链、珠串、项圈等等,特点就是挂在脖子上,又要漂亮又要值钱。
按这个标准,现在很多有钱人养的狗,脖子上珠光宝气的脖圈也可以这么称呼。
薛宝钗的金锁就挂在她的金项圈上,看起来金光四射,夺人眼目,金锁上果然刻地有字。
贾宝玉接过项圈来,未及观看,指尖上先传来一股温暖滑润之感,顿觉口干舌燥。
贾宝玉顿时醒悟,这项圈是挂在薛宝钗脖子上的,按照这个圈的直径,下半部分的金锁所在的位置应该十分幸福。
甚至可以说,这金锁是薛宝钗用丰腴柔软的部位盘了很多年的,比传说中的女儿香茶叶可幸福多了。
那自己此时抓着项圈,岂不就相当于抓着……
贾宝玉奋力摇摇头,甩开这不合时宜的想法。可今天格外古怪,这念头挥之不去,大概是自己长大了。
林黛玉斜着眼睛,看着贾宝玉的动作,心里暗暗好笑。
打量她不知道呢?袭人陪床时贾宝玉的手都干过些什么?就隔着一个碧纱橱,她什么不知道?
不过林黛玉此时对这些事儿也是一知半解,就知道从她有这个发现后,再和贾宝玉闹时就不许他动手动脚了。
贾宝玉赶紧用颤抖的手托起金锁,看上面的字。
正面是“不离不弃”,背面是“芳龄永继”,字体古朴,文字工整,忍不住十分诧异。
“这两句话的文风格调,和我玉上的字倒是好像!”
薛宝钗的丫鬟莺儿刚好在旁边桌子上,接受着袭人、晴雯等人的敬酒,此时也借酒盖脸。
“老早就听说过宝二爷的玉了。今日既然我们姑娘的金锁给你看了,理当让我们也看看玉,开开眼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