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你写个奏折,解释一下这件事。大概的经过,朕也知道了,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贾雨村拱手施礼,正色道:“臣正要禀报此事,奉旨保护臣的京营都尉王义,办事十分得力。
不但为保护臣的家小,刀劈无赖,而且为了平息姑苏当地民愤,还自愿挨了三十大板。
臣斗胆向万岁请旨,对王义奖赏五百两银子,通晓京营,以示对奉旨办差之人忠心的表彰。”
康元帝看了贾雨村一眼,略一沉吟,忍不住哈哈大笑,夏守忠也不禁莞尔。
“贾雨村啊,朕的臣子里,不乏忠心之人,像林如海便是其中一个。
但忠于朕的臣子,大多是君子一类。君子自然是好的,但办起事来未免束手束脚的。
像你这样办事就很好,以君子之心行小人之事,免得被别人欺之以方,让朕为难。
赏赐王义,一箭双雕,是个不错的主意。就按你的主意办吧,不用下明旨,虚虚实实的好。”
贾雨村笑道:“君子有君子的好处,至诚君子,依礼法行事,乃是国家之福。
金陵知府,就颇为油滑,依律法更依情势,比起顺天府尹来,虽更倾向万岁一些,担当却稍显不够。”
这话就不是简单的出差汇报了,而是以一个观风史的身份,在帮皇帝评点地方官员。
康元帝笑了笑:“所以袁华能当顺天府尹,他只能当金陵知府,这就是原因。
哪怕他更忠于朕一些,但他的能力和胆魄,还只配在金陵历练,顺天府尹,不是谁都能当的。”
这时夏守忠看了看远处:“万岁,戴权过来了,估计也来叫贾雨村的。”
康元帝点点头:“这时自然的。让你合家团聚,虽然是朕下的旨意,却是太上皇的授意。
何况太上皇还赏了你一万两银子盖房子,你见完朕,本就该去向太上皇谢恩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贾雨村点头道:“确实还是太上皇大方一些,起复以来,万岁还没赏过臣银子呢。”
康元帝斜了贾雨村一眼:“难道林如海没给你银子?你帮他抄了盐商,按惯例他是有一份的。”
贾雨村正色道:“林如海给臣银子,是托臣照顾他女儿的。万岁赏银子是体面,岂可相提并论?”
康元帝重新坐在案子后面:“太上皇和朕,在外面看来是一体的。刚赏完你的皮和盖房子的钱,不能再赏了。
林如海既然托你照顾女儿,你缺钱了找他要就是了。你有他女儿在手,还怕他不给钱吗?”
贾雨村心说你怎么把我说得跟绑匪似的,但也知道从康元帝这里敲不出银子来了,只得谢恩。
“赏给王义的五百两银子,给臣行不行。反正宫里总要有笔明账,给别人看的。”
此时戴权也快走到勤政殿门口了,康元帝笑着挥挥手,贾雨村就跟着戴权走了。
戴权依然是一脸笑眯眯的样子,一句话都不说,一直快到大明宫门口,四周无人时,才忽然问道。
“恭喜贾大人寻到了恩人妻女,善莫大焉。只是不知贾大人如何得知那英莲会在金陵的呢?”
贾雨村一愣,有些出乎意料的看着戴权,这个老太监,为什么忽然对此事感兴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