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位,在朱胜上一世皆是人杰。
而这一世亦然。
也皆是镇守九边的老将。
帮助大明抵抗了北方数十年的进攻。
“朕既然知道,便绝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朱胜望着跳动的烛火,目光坚定如铁。
“大明的江山,需要这样的脊梁来支撑。”
……
翌日清晨,总兵府衙大堂威严肃穆。
朱胜端坐于上,戚继光、司马懿、袁崇焕等人分列两侧。
江玉燕则居于珠帘之后。
“宣,孙承宗、熊廷弼、卢象升觐见!”
侍从官高声唱喏。
脚步声沉稳响起,三位将领缓步而入。
他们虽经长途跋涉,风霜扑面,但身姿依旧挺拔如松。
朱胜的目光第一时间便聚焦在他们身上,以他穿越者的视角,仔细打量着这三位青史留名的人物。
为首者,正是孙承宗。
他年约六旬,须发已然花白,但面色红润,精神矍铄。
年事虽高,一双眼睛却不见浑浊,反而透着睿智、沉稳与历经世事的通透。
他头戴乌纱,身着绯色官袍,补子上绣着象征身份的禽鸟。
虽为文官出身,久历戎马,使其举止间既有儒雅的学者气度,又有统帅的雍容与威严。
他步履从容,仿佛山岳不移。
紧随其后的,是熊廷弼。
他的年纪比孙承宗稍轻,但看上去却更为粗豪彪悍。
身材高大魁梧,几乎比身旁两人高出半个头,肩宽背厚,仿佛蕴含着爆炸性的力量。
面庞黝黑,虬髯戟张,如同钢针一般,眉骨突出,一双虎目炯炯有神,开阖之间精光四射,不怒自威。
他的神态中带着一股显而易见的倔强和刚愎,仿佛一头随时可能暴起伤人的猛虎。
走在最后的,则是相对最年轻的卢象升。
他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面容俊朗,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堪称英姿勃发。
与熊廷弼的粗犷不同,卢象升的英俊中带着书卷气的清雅,若非身披戎装,腰佩长剑,更像是一位白面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