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她既是大明天子之妃子,如何还能当这辽国之主呢?
诸葛亮凝视着萧峰,语气诚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萧大王,您忠义无双,心系百姓,天下共知。”
“此刻辽国正值存亡绝续之秋,需要一位能稳定军心、民心,且能与我大明同心协力,共抗强敌的支柱。”
“虚大人选择南仙公主,是出于公心。”
“而您,南院大王萧峰,更是不可或缺的辅国之臣。”
“非您不足以安定辽国军伍,非您不足以取信于契丹百姓。”
他上前一步,羽扇轻指北方:
“蒙古铁骑即将南下。”
“唯有辽明真正一体,精诚合作,方能守住这北疆防线,护佑这千万生灵。”
“这不是背叛大辽,而是拯救大辽于水火,是为契丹族寻一条真正的生路。”
“萧大王,此刻绝非犹豫之时,当以雷霆手段,廓清朝堂,整军备武,以迎强敌。”
萧峰矗立原地。
这一刻。
他想起了雁门关外的烽火,想起了聚贤庄中的豪饮,想起了无数流离失所的百姓面孔……
良久,他猛地抬起头,眼中迷茫尽去,只剩下坚毅与决然。
他对着诸葛亮和俞大猷,抱拳沉声道:
“萧某……明白了。”
诸葛亮与俞大猷相视一眼,皆露出欣慰之色。
“如此,甚好!”
……
在绝对的武力威慑和萧峰站台的情况下,辽国朝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剧变。
最终,耶律南仙被虚若无正式扶持,暂代辽国之主之位。
萧峰被任命为辅国大臣,总揽军政大权。
全力协助耶律南仙,与诸葛亮、俞大猷共抗蒙古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