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姜梨走后,太后敛了笑意,缓缓道:“你去跟皇后说,让她顺带一起去散散心。端贵妃那边,就算了吧!”
苏嬷嬷刚领命要去,太后又道:“既然是散心,只哀家和皇后也没什么意思,不如多邀几个姑娘家一起去,办个赏花宴,热闹一日。”
苏嬷嬷即刻明白了太后的心思。
安王月底便要回平阳了,储位虽未明诏,但满朝都心知肚明。
安王翻年便十七了,却还没有定亲,太后这是要为他物色王妃了。
如今借‘贺花圃落成’的由头办场小宴,邀些勋贵家的适龄姑娘去坐坐,既不显刻意,又不失了皇室的体面,更比在宫里自在,姑娘们也能放开些。”
苏嬷嬷征求太后意见,“不知应该邀请哪些姑娘?”
太后重新靠回软榻,语气放缓,“镇国公家的清沅、庆宁侯家的静婉,还有吏部尚书家的嫡女,这几家门第相当,姑娘们的名声也都好。至于其他的,拣着家风正、没有牵扯党争的勋贵府第,各邀一位便够了,人多了反倒乱。”
苏嬷嬷默默记下,“太后放心,奴婢都记着。”
苏嬷嬷先去了长乐宫,皇后听说太后要在姜梨花圃里设赏花宴,有些惊讶,“太后身子素来不算健朗,这天寒地冻出宫,若是冻着可如何是好?”
“娘娘请放心,太后说她的身子不用担心。”苏嬷嬷躬身回话,语气恭敬却不失温和:“反倒是闷了这么久,不病也闷出病来了。趁着姜姑娘花圃建成,出去走走也当活动活动。”
皇后眉梢微挑,显然没完全信这话。
她与太后相处多年,深知太后素来心思缜密,绝不会只为“散心”就特意在宫外设宴。这次在外面设赏花宴,恐怕是为了安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她面上丝毫不显,依旧温柔关切的问道:“只不知太后都请了哪些姑娘?本宫也好提前安排。”
“镇国公家的清沅、庆宁侯家的静婉,还有吏部尚书家的嫡女,其余还有几位出身清贵的姑娘家。”苏嬷嬷含笑回道:“太后说,人也不用太多,热闹热闹就够了。”
皇后听到这,心里已是明白了。
她笑着道:“还请苏嬷嬷回禀太后,赏花宴的事本宫都会提前准备好,她老人家只需高高兴兴去就是了。”
苏嬷嬷笑着应下,退了出去。
皇后敛了唇畔的笑意。
想她和端贵妃在宫里争了几十年,没想到最后却输给了太后。她还好,至少儿子还活着,可端贵妃,秦王一死,秦王妃悲伤过度小产,如今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不剩了。
她起身缓缓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天空发怔。
天已经放晴,一片澄澈的蓝。
昨日的铅云尽数散去,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反射出晃眼的光。
姜梨刚到花圃,便见李旺领着几个杂役在搬花盆:“姑娘回来了!我们公子让人送了些炭来。”
姜梨心里一暖,笑着道:“太后后日要来花圃,这些炭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李旺虽然觉得有些意外,但他从小跟在晏行身边,不是那没有见识之人。姜姑娘在万花会上得了太后青眼,如今花圃建成太后过来也是正常。
但其他花匠便不是这样认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