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特别孝顺太后,若是秦王当真能得太后几分青眼,皇上那里自然也会多些关注。
端贵妃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不远处一丛开得正盛的秋海棠上。
“你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她缓缓开口,语气里的抵触淡了些,“皇上待太后的心思,满朝都看在眼里。若是太后常念叨秦王的好,皇上心里难免会多些偏向。”
秦王妃笑着附和:“儿媳也是这么想的。姜梨性子活络,又懂花草,跟太后说得上话。她进府后,若是隔三岔五去仁寿宫请安,陪太后侍弄花草,一来二去,太后自然会念着咱们王府的好。再说,姜梨身世简单,没什么复杂的外戚牵扯,就算真有什么心思,也翻不出多大的浪来。”
端贵妃瞥了她一眼,见她始终笑意温婉,心里那点疑虑又消了些。
是啊,一个商户女子而已,就算得了太后几分喜欢,又能如何?终究只是王府棋盘上的一颗子,用得好便是助力;用得不好,弃了便是。
“只是林祎那边……”她还是有些顾虑,“若他与姜梨真有什么私交,日后秦王府的名声。。。。。。”
“母妃放心,”秦王妃语气笃定,“姜梨进府后,一切都会按照秦王府的规矩行事,她的身边人儿媳也会仔细筛选,绝不容许旁人插手。”
端贵妃这才微微颔首,继续往前走,“既如此,便先让她进府做个侍妾吧,侧妃之位暂且不提。”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若她安分守己,能替王府在太后面前挣得脸面,再晋位也不迟。”
秦王妃屈膝福了福:“多谢母妃成全。”
端贵妃一惊,立刻扶起她,“你如今怀着孕,不用跟我行礼。”
秦王妃笑着道:“谢谢母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端贵妃这才道:“姜梨的事,你不用管,吾让人去办就好。你只需让管家先去准备些份例,不用太张扬,毕竟只是个侍妾,礼数上过得去就行。”
秦王妃温顺地点头:“全凭母妃做主。”
端贵妃回到宫里,立刻便着手安排让姜梨进秦王府的事宜。
这些日子朝中不宁,皇上甚为烦心,秦王纳侍妾自然不能高调。她没有把姜梨叫进宫,而是直接让心腹张嬷嬷去薛家提亲。
张嬷嬷一身暗红色锦缎褙子,领口袖口滚着素色绦边,虽只是个下人,但毕竟是端贵妃身边的人,浑身上下却带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威势。
薛明珠正核对西城两个铺子的损失,听闻秦王府派人来,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让人请进花厅。
张嬷嬷坐在上首,接过夷姑奉上的茶,只浅浅抿了一口,也不避开坐在薛明珠身边的姜梨,便开门见山道:“老奴奉端贵妃娘娘的旨意,来给姜姑娘说门亲事。”
不等薛明珠开口,姜梨已经抬起头,脸上不见丝毫惊讶,只平静地看着张嬷嬷:“不知嬷嬷所说的,是哪门亲事?”
张嬷嬷显然没料到她如此镇定,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如常:“秦王殿下看中了姑娘,想请姑娘进府做个侍妾。下月初六便是好日子,贵妃娘娘已让人备了份例,只等姑娘点头,便可择日搬入秦王府。”
薛明珠脸色发白,握着帕子的手微微颤抖:“嬷嬷,小女蒲柳之姿,怕是配不上秦王殿下……”
“薛夫人说笑了。”张嬷嬷打断她,语气带着几分倨傲,“秦王殿下能看上姜姑娘,是姑娘的福气。再说,这是贵妃娘娘的意思,想必夫人不会拂了娘娘的面子吧?”
这话里的威胁显而易见。薛明珠张了张嘴,刚想开口,却被姜梨按住了手。
姜梨站起身,对着嬷嬷福了一礼,语气依旧平静:“多谢贵妃娘娘和秦王殿下抬爱。只是小女曾经发过誓,此生绝不做妾?”
张嬷嬷打量着她,见她年纪虽不大,却自有一股风骨,不卑不亢,倒与别的商户女子不同。
她略一沉吟:“秦王的侍妾,日后可是侧妃,岂是一般人家的正妻可比?姜姑娘可要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