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民以食为天’。此乃是治国之根本。然欲要‘食’之足,则必须,先兴农事,利水利。此便是‘格物致知’,在‘仁政’之中的具体体现……”
它巧妙地,将儒家的“仁”,与格物院的“实干”,画上了等号!
再比如,在《史记·货殖列传》的序言中,它更是大胆地,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
“……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非贬义,乃是阐述,天地之间最朴素之真理也。‘利’非是,洪水猛兽。合理之‘利’,乃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第一驱动力……”
它竟然在为那个,被儒家鄙视了数千年的“商人”,正名!
这些,由太子李承乾,亲手操刀,由马周、李纲等人,润色而成的“序言”。
就像一个个最强大的“思想钢印”。
它们没有去否定经典。
反而是借着经典的“壳”,去向天下的读书人,兜售一个全新的充满了“格物”与“实干”精神的……世界观!
所有,读过这些书的士子,都会在不知不觉之间,被这种更加“先进”,也更加“符合逻辑”的思想,所同化!
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思想的“圈地运动”!
李治,在明。
他辛辛苦苦,开办书坊,印刷书籍,为自己赢得了“仁德”的美名。
而李承乾,则在暗。
轻而易举地,就通过那一篇篇小小的“序言”,将所有这些,即将影响大唐未来的读书人的思想,都牢牢地,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
他赢得了未来!
……
赵国公府。
长孙无忌,看着手中那本,由“晋王书坊”,最新出版的《史记》,看着上面那篇,充满了“离经叛道”气息的序言。
他那张本已因为接连的失败,而显得有些苍老的脸,在这一刻,彻底地失去了所有的血色。
他终于明白了。
他和晋王又一次,被那个妖孽般的太子,给……耍了!
他们以为,自己掌控了“印刷”这个,传播思想的“渠道”。
可到头来,他们却只是,在心甘情愿地为太子,那更加可怕的“新思想”,当那个最卖力的吹鼓手!
“……噗——!”
一股急火攻上心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长孙无忌,这位在朝堂上,纵横了一辈子的“不倒翁”,再也按捺不住!
一口,鲜血,狂喷而出!
将那书页之上,“第一驱动力”那几个字,染得一片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