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实现了,每个月还能剩一些盈余,这些盈余,按照自己那位师弟的规划,可以用到培养医馆医师上去。
现在云溪医馆也在大量招募医师和医师学徒,那些招来的医师,除了十分有名望的,可以在医馆坐诊。
其他人,都要接受医馆的培训,这个培训,包括医德的培训,以及医馆的流程培训。
当然嘛,医师之间的密切交流也是一方面。
不管再厉害的医师,肯定也有一些他们不擅长的,肯定也有一些他们没有见过的病。
这些病碰到了,就会拿出来,所有医师一起交流,以后再遇到这样的病,就知道怎么医治了。
开馆几个月以来,云溪医馆积累了大量的病症案例,这些病症案例,全部被记录下来了,并且怎么医治的,后面恢复的怎么样,都详细记录了下来。
后面这些病例,全部要编纂成册,分发给所有医师阅读,也会分发给那些学徒,让他们学习这些病症该怎么治疗。
在秦小闲的建议下,如今在武院,已经单独开设了医学学院。
这些学子,有些会被培养成医师,以后坐诊看病。
有些女学子,会被培养成专门给医师打下手的护理人员。
医馆那些病人,总得专业的护理人员去照顾,他们肯定也得懂一些医学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护理任务。
另外,医学学院,还开设了炼药学堂。
如今武院的炼药名声也打出去了,规模也扩大了很多。
现在武院炼出来的成品药,在帝都可是十分受欢迎。
这些成品药,给武院带来了可观的盈利。
这些盈利,秦小闲和夫人等人,目前都没有拿分红,而是把所有分红,全部扩大到炼药堂去了。
云溪等人,在医馆研制出新的成品药,然后经过医馆的病人实验,觉得这样的成品药有用,就会让武院炼药堂炼制。
这些成品药,云溪医馆没有一家独享,其他医馆,也可以卖这些药,毕竟这些药,都是为了治病救人。
有如此廉价好用的成品药,其他医馆自然也不会抗拒,纷纷找武院炼药堂下单。
正是因为有订单,炼药堂才会发展的这么快。
武院也才有多余的银子,开设和扩建医学院。
就连武院院长李素衣,也是亲自出面,请了好几位太医院的退下来的太医,来武院给医学院的学子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