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发下来的活儿都是一天二百块起的“包车”,多半还有额外的小费。
这么一来,人和车厂的生意就更兴旺了。
以至于人力三轮车行业里开始盛传“想拉车,到人和”,“想挣钱,到人和”这样的话。
引得许多三轮车夫千方百计,托人情走关系,想要加入进来。
因此,人和车场的规模是与日俱增,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突破三百辆三轮车的规模。
要不是打造一辆像样的三轮车太费功夫,而且这些车辆还得靠人手来进行日常维护修理,人和车场的规模就是破千,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
当然,反过来说,制约了车厂规模的因素也成了人和车厂的行业护城河。
别人没有人和车厂这样的车辆,没有旅行社、涉外酒店的裙带关系,就是有眼红的公司和个人想效仿人和车厂都没戏,顶多也就趁着市场需求没饱和,跟着捞点汤汤水水,成不了规模。
这么一来就进一步造就了人和车厂一家独大的局面,俨然成为了京城三轮车观光市场的领军企业。
目前是每天光一辆车的车份儿钱,就能稳定收入四十块。
而且每个月净利润都在以百分之五的平均速度向上增长着。
说白了,多一辆车就是多一份钱,人和车厂没有无用的车辆,出来就能派上活儿。
不知道多少人都排队等着呢,目前完全看不到利润的天花板。
就这还不算外汇带来的利润溢价呢。
要是再加上这份隐性利润,那更是不得了。
至于接下来要说的出租车公司,和三轮车观光的生意还多少有点不一样。
区别主要在于三轮是为了满足高端客人旅游观光的需求,而出租公司是为了满足大众出行需求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市场不但更大,而且还是二十四小时都有需求的。
但运营资格和运营成本决定了这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涉足的行业。
比如说,车本不是随便可以学的。
现在找一个汽车司机太宝贵了,而且一辆轿车起码也要十几万块。
这样的行业护城河,导致京城的出租车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发展缓慢。
哪怕是当下,京城出租车行业整体只有286户经营者,全市只有一万五千辆出租车,属于严重的需大于求的行业。
不过什么都得两说着,对于小陶来说,这些困难却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